1
三訪西班牙,最稱心的一件事,便是我在進香客棧(Hotel Peregrino)的房間高踞八樓,西望全城,一片橘紅色屋頂的盡處,正對著那千年古寺黑矗天際的雙塔。白晝或是夜晚,晴日或是陰天,幢幢的塔影永遠在那裏,守著這小城虔敬的天空。尤其是深夜,滿城的燈火已經冷落,卻依舊托出它高肅的輪廓,仍在那上麵,護佑著夢裏的千萬信徒。下雨的日子它仍在天邊,撐著比中世紀更低壓的陰雲,黤黯的魁偉依舊挺峭,隻是隔雨看來,帶了幾分淒清。
小城是多雨的,卻下得間歇而飄忽,不像連綿不斷的淫雨那樣令人厭畏。旅遊家凱因(Robert Kane)的書裏危言警告:“來遊的人,務必要帶雨傘、雨衣,還有——隻要你的行李裝得下——套鞋。”除了套鞋,我都帶了,也都用了,而且絕對不止一次。有一次簡直不夠用,因為雨來得大而且急。偏偏那一次天恩就沒有隨身帶傘,隻好與我共撐。我雖然還穿了雨衣,褲子仍然濕透。
後來就算晴天出門,也逼得天恩同時帶傘。雨是沒有一天不下,有時一天下好幾場,忽而霏霏,忽而滂沱。一時雨氣彌漫,滿城都在薄薄的灰氛裏,行人奔竄四散,留下廣場的空曠。天恩和我也屢屢避進大教堂,或是人家的門下。隻要不往身上淋,隻要不帶來水災,雨,總是可喜的,像是天在安慰地,並為萬物滌罪去汙,還其清純。八年來久居幹旱的高雄,偶爾一場快雨,都令我驚喜而清爽。小城多雨,街上無塵,四野的樹叢綠得分外滋潤,人家的紅頂白牆也更加醒目了。
伊比利亞半島是一塊幹燥的高台地,但是在加利西亞(Galicia)這一帶,卻蔥蘢而多雨。在此地,問人昨天是晴是陰,答案很難確定,因為雨一定是下過了,但天也似乎一度放晴。雨霽的天穹藍得不可思議,雲羅飛得那樣潔白、滑爽,害得原本莊重肅穆的大教堂尖頂,幾乎都要乘風而起追雲而去了。
小城的晴天有一種透明而飄揚的快感,那是因為雨歇日出的關係。令我記憶深刻的,卻是雨中的小城。總是從幾點雨滴灑落在臉上開始,抬頭看時,水墨滲漫的雨雲已經壓在廣場的低空,連大教室的尖頂也淹沒在滃鬱的霧氛裏了。雨腳從遠處掃射過來,濺起滿地的白氣蒸騰。雨傘叢生,像一片蠕蠕的黑蕈,我的頭上也開了一朵。滿巷的黑傘令人想起“瑟堡的雨傘”,淒清得祟人。那張法國片子究竟發生了什麼,早就忘了,但是傘影下那海峽雨港的氣氛,卻揮之不去。雨,真是一種慢性的糾纏,溫柔的縈繞。往事若是有雨,就更令人追懷。我甚至有一點迷信,我死的日子該會下雨,一場雨聲,將我接去。
我帶去西班牙的,是一把小黑傘,可以折疊,傘柄還能縮骨,但一按開關,倏地彈開,卻為我遮擋了大西洋岸的滿天風雨,因為這加利西亞的小城離海隻有五六十公裏。進香客隻要一直朝西,不久就到了天涯海角,當地人稱為“地之盡頭”(Finisterre)。據說公元前二世紀,羅馬兵抵達此地,西望海上日落,凜然而生虔敬的畏心。小城雖小,名氣卻很大,因為耶穌的使徒雅各,聖骸葬在此地。中世紀以來,迢迢一條朝聖之路,把無數虔敬的教徒帶來此地,也帶來了我,一個虔敬的非教徒。
2
小城名叫聖地亞哥,位於西班牙的西北角,人口不過七萬五千,在中國人之間知者寥寥,但在天主教的世界,排名卻僅在耶路撒冷和羅馬之下,成為進香客奔赴的第三聖城。遠從紐約、巴黎、法蘭克福,一架架的班機把朝聖者載來這裏。但是在一千年前,虔敬的朝聖者卻是戴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背著行囊,拄著牧杖,杖頭掛著葫蘆,遠從法國邊境,越過白巍巍的比利牛斯山,更沿著崁塔布連的橫嶺一路朝西,抵達這聖地亞哥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的終站。年複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集》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隻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聖雅各(St.James the Greater)頂禮膜拜。
聖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因為當年他追隨耶穌,被希律王殺害,用刀斬首,據說遺體被帆船運來西班牙,隔日便到。聖地亞哥西南的河港巴德隆(Padron,西班牙文“紀念碑”之意),還有一塊巨石,迄今有人指點,說是當年之舟。另一傳說則是當年載聖骸來此的,是一艘大理石船。一位武士見船入港,坐騎受驚,連人帶馬躍入海中。武士攀上大理石船,始免溺水,但衣上卻附滿了海扇殼。也就因此,扇形的貝殼成了聖雅各的象征,出現在本地一切的紀念品、旗幟或海報上。在我所住的“進香客棧”的外牆上,巨幅壁畫就以香客的三大標誌——牧杖、葫蘆、海扇殼來構圖。
公元八一三年,隱士斐拉由(Pelayo)夜見星光燦爛,照耀原野,循光一路前行,竟在林中發現了聖雅各的古墓。他向國王阿方索二世(Alfonso II)及狄奧多米洛主教(Bishop Teodomiro)陳述此事,國王便在墓地蓋了一座教堂,主教也決定身後埋骨於此,其地乃稱孔波斯特拉(Compostela),意即“星野”(Campo de la Estrella)。聖雅各既為西班牙之守護神,拉丁美洲乃有不少城市以他為名,最大的一座是智利的首都聖地亞哥,其他如古巴、阿根廷、多米尼加各國也都有此城。為了區別,就在後麵再加名號,例如古巴那一座城就叫做Santiago de Cuba。因此西班牙西北隅的這座小城,全名是“星野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
雅各之墓在此發現,消息漸漸傳遍天主教的各國。信徒開始來此朝聖,先是來自加利西亞這一帶,後來連法國的高僧、主教也遠來膜拜,終於香火鼎盛,遠客不絕於途,憑著熾熱的虔敬,跋涉成一條有名的“聖地亞哥之路”,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北部,綿延六百公裏,疲困的足印上覆蓋著向往的足印,年複一年,走出了中世紀信仰的軌跡,歐洲團結的標記。
古墓發現於八一三年的七月二十五日,每年此日遂定為聖雅各節,羅馬教廷更規定,若此日適逢星期日,則該年成為“聖年”(A?o Santo),香火尤盛。自一一八二年起,各地天主教徒齊來聖地亞哥慶祝聖年,已有將近千年的傳統。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每逢聖年,香客更多達二百萬人。一九九三年國際筆會在此召開年會,而由加利西亞的筆會擔任地主,也是為了配合聖年的慶典。
3
在聖雅各墓地上,早年所建的教堂不到兩百年,就在公元九九七年,被入侵的伊斯蘭教徒領袖阿芒索(Amanzor)所毀,甚至寺鍾也被運到了科爾多瓦(Cordova)。一〇七五年,在原址開始重建大教堂,結構改為當時流行的羅馬風格。其後不斷增建,到了十八世紀又加蓋巴洛克風格的外殼,形狀多彩多姿。正如倫敦的西敏寺,國家大典常在其中舉行。早在公元一一一一年,阿方索六世便在大教堂中加冕登基,成為加利西亞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