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新聞前輩之誨(2 / 2)

在這之後的新聞寫作實踐中我有幸入選了當年《衢州青年報》新聞寫作培訓班的學習,也有機會受原巨化集團團委書記的委托,采訪了浙江省小百花越劇團受邀來巨化訪問演出的著名青年演員黃依群(在《衢州日報》發表《“小百花”——黃依群》),以及在杭州時采寫、拜訪了浙江省文化廳老領導、兼職教授、著名劇作家胡小孩(優秀電視連續劇《一鳥九命》編劇、網傳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賈惜春扮演者胡澤紅之父,胡澤紅也是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的同窗摯友),我欽佩於胡小孩老師對中國戲劇文學研究的勤奮與執著而寫了采訪稿(《衢州日報》發表《我和胡小孩的忘年交》),另外還有機會在《衢州日報》發表了《戲苑奇葩常青樹——訪著名劇作家湯學楚》一文,等等,對於我采寫這些老一輩優秀作家,他們的寫作精神對我這樣的晚輩同時也是一種激勵與鞭策,總能想起黃永跟老師之前所教誨我的新聞寫作真正的分量應體現在哪裏?並且當時還有機遇采訪了著名青年演員王誌文(電視連續劇《過把癮》方言扮演者),發表《大眾電視》雜誌上一文《我和王誌文友情記》等新聞通訊文稿,因此可以說,黃永跟老師在對我新聞采寫上的指導與教誨,讓我在采訪寫作中領悟到了什麼是新聞實踐的腳踏實地,黃永跟老師從而也成為我新聞寫作的領路人,使我受益匪淺。

現提筆懷想《巨化報》前輩之誨,總不免也會銘記原《巨化報》優秀女記者、王瑛老師(現任衢州廣電傳媒集團領導)對我采寫的指教,他們點點滴滴的教導讓我成為中國散文學會、中國化工作家協會、浙江省散文學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網絡培訓班學員,至今發表在《工人日報》、《中國婦女報》、《中國化工報》、《西藏日報》、《錢江晚報》、中國作家網等國內官方媒體近60多萬字的新聞、文學作品,以及獲獎若幹,並且優秀散文入選了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江蘇散文精選》付梓出版,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這同時也為巨化在全國的宣傳效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為巨化一員,我對企業也是問心無愧的,當然我也不會忘卻當年《巨化報》老一輩優秀新聞記者、編輯們對我悉心指導的難忘歲月,也期望自己能夠走上專業的新聞之路,並且夙願有一本屬於自己作品的書籍出版發行,也算是對這些前輩新聞老師的期許願望,正所謂“千裏馬還需伯樂相”,或許是大器晚成、或許是遲來的夙願,但不管怎樣,我依然會在新聞寫作中感觸和文字的那份對話和情懷,因為我有新聞前輩的夙願和教誨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