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了武器,都投降吧”藺文武的聲音,夾雜著幾分歎息,久久的回蕩在夜空之下。
有了藺文武的一聲號令,眾多死士,無不悲傷,他們都世代接受藺家供養,此時看到藺家將要這樣走向滅亡,眾多死士的心裏麵,一種悲戚之感,油然而生。
有些死士,不願意眼睜睜的看著藺文武和藺家死亡,他們紛紛引刀自裁,也算是用生命,捍衛了他們當初對藺家先祖的承諾。
顧同遠遠看著藺文武棄劍投降,不由得對於此人更加鄙夷,他到寧願看到藺文武用武器戰鬥到最後一刻,“走吧,回宮吧,該結束的,終將結束。”
原本打算和藺文武說幾句話的顧同,此時連和藺文武對話的心思也沒有了,一個隻會耍一些小聰明,一個隻懂得貪圖利益,一個被金錢汙濁了眼睛的人,實在不值得他多費什麼口舌。
顧同走了,陳季常等人卻分頭行動,該抓捕藺文武其他同謀的繼續抓捕罪犯,該指揮滅火的就指揮滅火,該回府邸寫奏折的就回去寫奏折了,藺文武,就像是一條死狗一樣,被拖進了刑部大牢之中,那裏,曾經關押了帝國的敵人,此時,諾大個牢獄之中,卻隻有他一個人獨享。
次日早朝,百官跪拜之後,陳季常當先就將昨夜的抓捕行動,向顧同稟報:“陛下,阻撓新幣推行,陰謀破壞帝國利益的山西藺氏少主藺文武昨夜已經抓捕歸案,藺氏一族,合計七十餘口,悉數關入了京兆府牢房,其餘犯案者,也正在抓捕藺氏一族,前番共計從府衙卑鄙兌走的上百萬兩的銀幣、三百餘萬貫銅錢,也都全部查獲,另外,在藺文武藏身地的地窖之中,發現舊錢一百餘萬貫,白銀一百七十餘萬兩,臣已經讓戶部派人前去查收”
通過陳季常的講述,藺氏一案的經過,總算是水落石出,聽到但隻從藺家查獲的銀錢就有這麼多的數量,朝中的一些大臣們,臉上都不由得浮現出了幾分笑意。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不僅第一批新幣悉數收回,就連藺府的巨額財產,也悉數歸於朝廷,嗬嗬,此番之後,朝廷也算是一下子有了三四百萬的收入了,臣這個戶部尚書,再也不用當得那麼寒酸了。”從五月初一直被新幣之爭糾纏了近三個月時間的張嘉貞,此時一臉笑意的說道:“陛下,臣記得當初你許諾,說等到鑄造出新幣之後,就要給我們戶部撥一批專用款項,嘿嘿,此事,陛下可不能忘咯!”
“還有臣,關中水利,各處馳道,繼續修複,陛下,您可不能讓臣赤手空拳的去修路治水啊!”作為工部尚書的胥鼎,也一臉焦急的站了出來,生怕張嘉貞這廝將庫銀給全部折騰完了。
興修水利,重建幾處要道,都是國之重事,顧同自然不可能就這樣一直拖著,於是當眾就答應了胥鼎的請求,並且要求他一定要將關中的治水和興修水利以及修複通往太原、洛陽、成都的馳道幾項任務做紮實。
答應了胥鼎,麵對其他衙門的合理請求,顧同也一並答應了下來,反正現在朝廷有錢,此時不多用一些,將銀子放在府庫之中,也是浪費。
在支出了大概有兩百萬貫銅錢的數額之後,顧同看著群臣都麵帶激動,他不由得就為之一笑,“眾愛卿,朕想問問你們,朝廷之所以可以取得新幣一戰的勝利,原因何在?”
誰都沒想到,顧同這個時候會問這樣的一個問題,於是都沉思了一會兒之後,齊聲回答道:“朝廷可以勝,自然是因為陛下的英明領導”
眼看著群臣又是一通錦繡似花的馬匹拍了上來,顧同連忙擺手道:“打住打住,朕要聽幹貨,要聽實在的。”
眾人被顧同嗆了臉色一紅,不過都是久經官場的老人了,一個個臉皮厚的和城牆一樣,瞬間,臉色就恢複正常,活活像聖人君子一般,一個個開始認真的回答顧同的問題。
“陛下,臣覺得,朝廷取勝,還離不開百姓的信任與支持,離不可地方州府的積極響應,這場勝利,可謂是我帝國之勝利,萬民之勝利,臣為陛下賀,為蒼生賀!”老臣何方,當先說道。
顧同微微點了點頭,又看向其他人,他指著主持政務的副相趙樞說道:“你來說一說。”
被顧同點了名,趙樞卻也不露怯,其實他對於此次新幣之爭可謂是感慨甚多,隻聽趙樞說道:“陛下,臣覺得除了何大人說的這幾點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我朝廷上下齊心,始終都不曾動搖,比如我朝建立之後,獨有的信息通報渠道,比如天下紛亂之後,民心思定,思穩等等,當然,不能忽視的是,絕大多數的商賈、豪紳,都希望可以有一個南北統一流通的貨幣,如此,對於他們營生都方便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