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5章 狼煙四起(1 / 2)

長城濠大戰後第十天,涇源路傳來消息,天都山西夏大軍蠢蠢欲動,很有可能再次出兵鎮戎軍,請沿途各地州縣做好迎戰的準備。

不過這隻是涇源路安撫招討使王沿的猜測,據環慶路範仲淹所知,他感覺這次西夏大軍不可能愚蠢到自投羅網,他已經暗中和環州知州種世衡約定,各派一軍深入鎮戎軍東側,埋伏在附近的山中,隻要西夏大軍敢兵出鎮戎軍,必叫它有來無回。

哪知,幾日後,邊關戰事突變。

西夏駐守榆林的左廂神勇軍忽然出現在河東路晉寧軍地界,晉寧軍得報後趕緊飛鴿傳書佳縣附近的三寨兵馬合兵一處,準備依托高大堅固的佳縣城跟西夏大軍進行野戰。想拖延時間盡量消耗西夏大軍的糧草,讓其不戰自退。

可是,事情沒有晉寧軍料想的那樣簡單,當這支浩浩蕩蕩的左廂神勇軍殺過邊界後,忽然分成數十股遊騎,趁著晉寧軍合兵一處之時,由幾處山寨間的空隙鑽入宋軍背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四處搶掠,所獲米糧牛羊不計其數,不僅如此這股遊騎還縱火燒毀了百十來座村落,切斷並破壞沿途橋梁三十餘座,所過之處皆成廢墟一片,百姓流離失所傷亡慘重。

晉寧軍不知是計,經過一番權衡趕緊分兵四處追殺這十幾股遊騎。

就在晉寧軍四處分兵之時,這西夏左廂神勇軍忽然全線壓進,不知在哪驅使來數萬大軍晝夜不停地攻擊佳縣,害的晉寧軍趕緊調集了境內全部兵馬合兵佳縣城,準備跟西夏大軍血戰到底。

就在西夏左廂神勇軍鏖戰晉寧軍時,駐守在西夏石州的祥右軍司也出動了,打銀川城門忽地殺出一支步騎混合的大軍故技重施,沿晉寧軍和綏德軍的邊界進縱身襲擾,騎軍仗著有馬匹在身,來去如風很快便劫掠了沿途不少村寨。

隻是那些送死的擒生軍慢了點,不過這些擒生軍也是以遊擊為主,根本不想跟宋軍正麵交鋒,遠遠的看到宋軍騎兵快到了便一頭鑽進山裏,以逸待勞,宋軍騎兵不敢冒進集合完大隊後才進山圍剿,哪知這些擒生軍使了招金蟬脫殼,早就逃之夭夭了。

害的綏德軍跑了不少冤枉路。

繼祥右軍司後,宋夏邊界上的洪州嘉寧軍也開始了史無前例的襲擾戰術,宋朝保安軍、定邊軍,提前做好了戰鬥準備,以全部的騎兵組成二十股決死隊,分兵駐守在各地要道上,饒是如此也讓一支裝備精良的西夏騎兵有機可乘殺入了渾州川、清水河間的穀底,另一隻闖進了金湯城和保安軍大寨間的鄉間。

燒殺搶掠來去如風,惡事做盡,喪盡天良,搞得保安軍民怨聲載道,黎民百姓叫苦連天,恨死那天殺的西夏匪徒。

在這種情況下,保安軍統軍向環州和慶州發出了求援書信。

接到書信後,慶州範仲淹和環州的種世衡再次分兵一支晝夜兼程馳援保安軍。

經過環慶兩州騎軍的幾晝夜奮力追殺,這股嘉寧騎兵算是被驅逐出保安軍地界。

與此同時,遠在千裏之外的柔狼山上又殺下一支大軍,此軍名西壽保泰軍。原本駐紮在惟精山下水草豐盛的穀地中,此地甚為重要,乃是西夏國通往興慶府的西大門,為了加強這裏的戰力,元昊不惜重金在柔狼山上打造關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