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4章 天啟(1 / 2)

東京汴梁,地震倒計時。

卯時(淩晨5點)

一身青袍的吳景鸞早早出了家門,來到司天監古觀象台。拾階而上,走到最高處。

涼風習習,紫微星仍高懸在北方的夜空中,並未隱去。帝星依然明亮,北鬥七星陣勢如常,圍繞在帝星周圍,守護著一代帝王之家。

東方見亮,眾星早已不見了,天地間在這個時候清冷至極,容貌清臒的吳景鸞雙臂交叉抱在胸前,護住心口,幾番吐故納新後眼前一片清明,腦子靈活起來後,他舉目望向夜空。

月光下,巨大的渾天儀慢慢轉動著,隨著古老的帝國一同呼吸著,沉睡著。天光乍亮,柔和的光芒鋪向大地,將溫暖帶到了汴梁城大街小巷。

金色的光芒透過渾天儀上青銅輪盤的縫隙,映到古觀象台的地麵上,也灑到吳景鸞的臉上。青銅輪盤上麵刻著古代圖騰和先賢聖哲的符號,當第一縷陽光照向它時,這些符號亮了起來,不過那隻是一眨眼的事,片刻後又恢複了往常的樣子。

吳景鸞喜歡每天清早來到天象台上陪著渾天儀一起醒來,一起迎接朝陽。他覺得這很美妙,也不可思議,仿佛是命裏注定的。

天象台坐落在九宮八卦圖中央的,隨著日頭的變幻會演變出不同的卦象,一般的人當然看不明白,因為他們還不具備那門高深莫測的推演之術,易學太精妙了,常人無法做到。

不過,最近還有一件事讓吳景鸞興奮不已,因為總裝備部的尚書蘇大人給朝廷進獻了一件寶貝,那天他在大內的禦花園內還見到了此寶,據蘇大人講此物名:天文望遠鏡,有了它不但可以更仔細的觀看星象,還能夠看到月宮裏的情景。

先不管那天文望遠鏡是否真的如此玄妙,起碼看那大小就不是等閑之物,當時內侍用繩尺一量,發現這望遠鏡居然長七丈,寬七尺,當時動用了一百名大內禁軍才將此物運到內廷。

然後又花了七天七夜才將此物裝好,末了,蘇大人又送來了一頂怪模怪樣的雨傘,還有一口三百斤的大木箱子,當時吳景鸞還問內侍這是何物,內侍告訴他這乃是蘇大人總裝備部造出來的太陽能發電機。

‘太陽能-發電機’,多麼拗口的名字,不過也許越是神奇的東西越是不可琢磨吧,前日吳景鸞奉命上朝時,還見到仁宗陛下龍顏大悅,誇蘇大人的天文望遠鏡簡直是神來之物,不但看到了月宮,還看到了天外飛石,還說後宮的曹皇後也看到了。

這天文望遠鏡實在是有趣,如果可以的話,想給總裝備部下旨再多造幾個送進宮內。

當時趁著這個機會,吳景鸞進言道:“有此神奇之物,真乃我朝之福,若是能在司天監天象台上放上一個,用來夜觀天象,記錄上天的啟示,那就是如虎添翼了,陛下之福,我朝之福也!”

仁宗一高興,當時就準了這事,為此吳景鸞都忘記要進獻自己熬夜寫的那本:《辨牛頭山陵表》一事了。

也許,這就是命運吧,本該在那一刻蹲天牢、吃冷飯的吳景鸞堪堪躲過了一劫。

吳景鸞已經連續七天沐浴更衣不食人間香火了,正在兀自高興等著蘇大人天文望遠鏡的到來,因為今日就是蘇大人定下的送貨之期。

隻要辰時一過,可是當太陽升起時,紫微星忽然顫了三顫,這是他親眼所見,三顫後,日光來到,紫微星隱入宇宙之中。

“這是什麼征兆?”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