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從何說起
那些美好的瞬間得來不易
為什麼有情人還在顛沛流離
誰辜負過自己、誰被世道放逐、誰曾朝不保夕,
難題不再成為難題,說我可以……
為了誓言,讓時間延伸到永遠,再次踏上征途
慶曆三年,八月,一個不尋常日子的起點。
夏竦回京被仁宗任命為樞密使,而原樞密使杜衍則被外放到揚州接替已經故去的宋庠成為揚州知府接手了揚州大小事宜。
趙澤受封官拜從六品上的振威校尉,楊文廣也受封升任從六品振威副尉,折小蘭也晉升了一級正七品致果校尉。
餘者皆加官一等,牧雲寒、狄寧、盧俊、晁方升任從九品陪戎副尉。
丞相呂夷簡舊病複發,參知政事也就是副相文彥伯接手了老相爺的大部分工作,開始了朝廷新一輪的人事調動。老相爺的舊部大都被貶官外放,隻有少數仍留在原位,但早已不複昔日的威風了。
在趙澤率軍回京的途中,又發生了幾件大事,首先就是西夏元昊再派使者來宋廷議和,但是元昊的要求過於無理,在領土問題上他要求維持1零42年底的情形,軍事上要求宋軍全線後退2零零裏,如果想要徹底和解宋廷需要增加一倍的歲幣。
前兩年宋軍在邊關一直吃敗仗,時至今日才多少挽回了點麵子,因為蘇素提供的火槍裝備了大半西北邊軍,在一些大城內火槍隊已經超過萬人,西夏幾次嚐試進攻都是無功而返,想在野戰中跟宋軍周旋,可是當他們發現環州的火槍隊非常難對付時,元昊改變了策略打算聯合遼國給宋廷施加壓力。
參知政事文彥伯雖然是保守派骨子裏並不讚同跟西夏拚個魚死網破,卻也不讚成開戰或者和談,這句話看似很矛盾其實自有他的道理。
如今國庫空虛,計相姚仲孫不讚同開戰,他擔心朝廷會吃不消,邊關大戰的序幕一旦拉開,前方將士的糧草供給問題巨大,還有遼國最近也派人送來了國書,很直白地威脅宋廷說,如果他們不答應西夏的要求會進一步增兵南京道。
南京道在哪啊,那可不是宋朝的應天府南京,那是遼國的南部屏障也是宋朝的北方邊關,在曆史上曾被稱為燕雲十六州的地方。
外交壓力是如此之大,邊關戰事一觸即發,宋廷的很多人心裏都沒有底,所以三司使姚仲孫才極力反對開戰。
可是新任的樞密使夏竦卻是個投機主義者,如果他跟著三司使姚仲孫站在一起搖旗呐喊反戰,那太沒政治立場了。
所以,他站在了姚仲孫的對麵,疾呼:開戰。
朝廷中讚成開戰了人也不少,其中諫院歐陽修喊的最歡,因為他覺得與其年年送給西夏大筆金銀武裝西夏人倒不如花銀子武裝自己的人,這才是大道理,至於議和那根本就是養虎為患。
禦史中丞王振拱也是一個老成的人,戰與和他心中也有數,去年他主張停戰,但是今年他嗅到了一絲異樣的氣息,所以聯合了超級言官孫甫一起進諫支持歐陽修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