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3章 李鐵槍兵打房州城 ii(1 / 2)

連爬城用的雲梯、飛梯都未趕造,更不用提壕橋、火車、尖頭木驢、木牛、木幔之類的輔助攻城器。

講到這裏,要提一下,何謂雲梯,宋朝攻城用的雲梯可不是後世那些粗糙濫製電視劇裏出現的人扛大木梯。

宋朝軍隊中的標準雲梯是以大木為床,下施大輪,上立二梯,各長兩丈餘,中施轉軸。車四麵以生牛皮為屏蔽,內以人推進及城,則起飛梯餘雲梯之上,以窺城中,故曰雲梯。

為了更形象地說明,打個比方,大家都見過後世的消防雲梯吧,這兩者有共同之處,都是折疊式的重型器具,不同就在於消防雲梯是靠機器驅動,古代沒機器,隻好用人力推車前進,而梯子能最多架高一層,還是用繩子拉起來的,太多的話會垮掉。

接下來說飛梯,飛梯者,長二三丈,首貫雙輪,欲蟻附,則以輪著城推進。

這飛梯也出現在宋朝軍方的兵書裏,具有獨輪車的原理,其操作是這樣的。

兩側各有十名強壯的軍士,扛著梯子,攻城時,他們勇敢地衝向城牆,然後,將梯子頭也叫梯首貼在牆上,沿著牆麵向上滑動,片刻即能附在城頭垛口上,然後,攻城大軍就可以順利爬城了。

當然也有梯首不裝輪子的情形,但,那樣舉起來時很費勁,會給攻城部隊帶來很大的麻煩,要知道戰場上每耽擱一秒鍾便會死很多人,速度是關鍵,古代也一樣。總不能攻城部隊都衝到了城下,梯子還沒豎起來吧,那樣的話,爬城的弟兄可倒黴了,全成了人家的活靶子。

火車,宋朝攻城器裏的火車,不是我們乘坐的火車,如果你膽子夠大,當然可以坐,但是,請先聽我介紹完再決定也不遲。

宋軍用的火車,亦稱縱火之車,以車輪車中為爐,上施鑊,滿盛以油,熾炭火爨,令沸,仍四麵積薪,推至城門樓下,縱火而去。敵必下水沃之,油得水,則焰益高,則樓可燔也。

(注:爨,讀cuan,燒煮之意)

解釋一下,這種車其實就是一輛兩輪的平板推車,就跟若幹年前,大家見過那些賣茶葉蛋的大叔大嬸推的兩輪車很相似,車上有個泥做的火爐,爐子上架一口大鍋,鍋內煮著茶葉蛋。

回過頭來,再說宋軍的火車,並不是簡單的裝一車草推到人家城門下縱火就了事了,那樣太小兒科,但凡懂得守城的將領都會對付。

這種縱火之車的全部秘訣在於鐵鍋內的熱油,不是普通的炒菜用的油,而是一種古人發明的化學武器,跟西方古代戰場上使用的希臘火有異曲同工之妙,配方應該有如下幾種成分:硫磺、瀝青、鬆香、樹脂、棉絮、石灰石、骨炭、尿液、糞便等等,如此才能觸水即燃,,不需點著,燃燒的過程中,還能放出劇毒物質,起到了一石二鳥甚至三鳥的作用。

尖頭木驢,形如轀轒車,惟增二輪,上橫大木為脊,長一丈五尺,上銳下方,高八尺,以生牛革裹之,內蔽十人,推逼城下,以攻城作地道。(注:轀轒,讀wēnfén,攻城車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