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攘外必先安內
環州居住著許多羌人部落,以明珠部實力最大,聚居在白馬河西岸的山穀地帶,有數萬之眾。半年前,西夏大將滄隆寇邊,買通了明珠部大酋長阿塔,阿塔貪財好色接受了滄隆的金銀女奴,隨後協助西夏大軍攻克了安邊城,殺死了正在這裏築城的環州守軍,以及原州的築城使劉慶。
兩個月前,明珠部大酋長阿塔聽說種世衡被西夏人射殺在洪德寨附近的山嶺,忽然大笑。
告訴手下心腹說:“環州從今往後再無對手。”
遂下令,秋收時越過白馬川到漢人的村子裏搶劫過冬的糧草。
此時,趙澤已接任環州知州一職,百廢待興,需要理清的頭緒一大堆。
幸好種世衡在天有靈,臨死之前收服了羌人牛家族首領奴訛、黨項族首領蘇吃囊,不然的話趙澤這出戲還真難唱。
明珠部的戰士越過白馬川後,沿河襲擊了數個漢人居住的村莊,搶劫糧食不說,還濫殺無辜。
這件事在三天後傳到了環州府,洪德寨守將賀林親自稟告趙澤。
趙澤覺得若是不處理好環州內部的事情,一旦來年開戰,這些蠻族便會在背後捅刀子。
於是,召集眾人在通遠城開了個會,種家軍的六位驍將也到了場。
趙澤先請教了一下有關環州境內羌人等部落的狀況,賀林一一答對。
聽了賀林的一席話,趙澤覺得環州一地居住的部落還真不少,單單是像明珠這樣吃裏爬外的羌人部落還有兩個,一個叫密藏、另一個叫康奴。
這兩族居住在鹹河下遊的環州、慶州、原州三州交界地帶,時不時也會帶兵攻擊附近的村莊、乃至宋軍的城寨。
令環、慶、原三州頗為苦惱,範仲淹大人出任環慶路安撫使時,曾下令在這些部族聚居的河流附近築城,嚴密監視他們的行動,殺了一些膽敢攻擊朝廷大軍的蠻兵。
可是,範仲淹一走,種世衡一死,這些人又死灰複燃了。
趙澤的第一個提議是:“趁著大戰前,進山掃平這些叛逆的蠻族,一個不留”
可是,賀林提醒道:“大人,環州部落眾多,一旦大開殺戒,勢必會影響全局,他們會聯合起來對抗咱們的,到時候,環州就亂成一鍋粥了”
通判司馬光聽了賀林的話後,出了一身冷汗,因為這是他頭一次出任邊關軍事州的高官,心裏多少有些不安,忙開口道:“賀副將的話很有道理,本官頗為讚同,不知趙大人意下如何?”
緊接著,富弼、石介、孫複也出言勸阻,覺得蠻族雖然可惡,卻不能一概論處,還是以安撫為上。
最後,張載提議派一支勁旅征討白馬川西岸的明珠部,殺雞儆猴,點到為止。
趙澤覺得這個計策不錯,眾人也同意了,經過半天的準備,趙澤將羌人牛家族首領奴訛、黨項族首領蘇吃囊召喚到通遠城,告訴他二人說:“明珠部助紂為虐,半年前幫助西夏大軍奪了白馬川西岸的兩座堡壘,至今還占據著安邊城,本官奉朝廷之命,奪回安邊城,想請你二位助戰,到時所獲的財物皆歸你們所有,還有封你們為本官的偏將如何?”
環州本來就是羌人的老家,牛家族距離通遠城很近,人數不多全族男女老少加一塊才五六千人,時常受明珠、密藏、康奴三部的欺負,如今趙澤說要討伐明珠部,牛家族首領奴訛很高興,馬上拍著胸脯答應了下來。
蘇吃囊的黨項部落居住在木瓜堡一帶,跟明珠部打過幾次交道,雖然不太喜歡明珠部大酋長阿塔,跟他也沒什麼冤仇,可是,知州大人的命令他又不能不從,誰叫他跟宋軍的關係密切,就算沒幫忙也會被人懷疑,無奈之下,蘇吃囊也滿口答應下來。
趙澤看出蘇吃囊麵有難色,便安撫道:“蘇首領,你是不是擔心明珠部報複啊”
蘇吃囊一聽這話,就知道心裏的事被看穿了,趕緊俯首回答:“大人,明珠部勢大,若是不能將其打殘,我等小族勢必反受其害,確實有些擔心”
趙澤哈哈一笑,告訴他們:“二位首領放心,這次本官率一勁旅出擊就是要一舉打殘明珠部,你們二人率弓箭手跟隨助戰即可,不必親自出手”
蘇吃囊一聽趙澤當麵保證把明珠部打殘,馬上來了精神,起身下拜道:“若是如此,山南黨項部蘇吃囊願追隨大人左右!”
三天後,一支五千人的大軍浩浩蕩蕩離開通遠城。由趙澤親自率領,偏將有楊文廣、牧雲寒、折小蘭、賀林、郭邈山、李鐵槍、晁方、任遷七人,護衛有許豬、陳順、滕雄,餘者皆留守城中。
乘船渡水背上至白馬川,下船後大軍重新上路過清平關,進入羌人的地盤,沿山間小溪望安邊城而去。
且說這一日,明珠部大酋長阿塔正在安邊城中飲酒作樂,懷裏抱著一個長相嬌媚的胡女,玩的不亦樂乎,忽聽手下蠻將拓仁闖進帳內來報:“大王,宋軍殺來了,咱們作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