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的使者,官職為“権大納言”的中院通純在江戶城等了好多天,終於等到了龐寧的召見。城下禦所裏,他坐了一個下午,看到了癟著嘴走進來的龐寧。
聽說龐寧打敗了德川幕府,這天皇立即就派出了和原先德川家沒有幹係的中院通純,屁顛屁顛跑到了江戶城下,要代表天皇和龐寧交涉。龐寧這會剛剛拿下江戶,各種事情千頭萬緒。要不是為了北條家開設傀儡幕府的事情,他真不願意會見這日本天皇的人。
日本的社會結構很複雜,曆代的幕府都是武士家族,也就是日本人所說的“武家”開設的,對日本進行分封製的管理。幕府是實際的統治機關,但是在幕府之上,還有一個名義上的天皇。有一群人世代跟著天皇,在天皇體係的機構內擔任一些空有虛名的官職,脫離於世俗權力之外,被稱為“公家”。
公家是日本國家政權的精神象征,武家是實際統治者。公家占據法禮上的製高點,武家占據經濟和武力的實力。近千年來,天皇和將軍,公家和武家的鬥爭,在各個領域不停地進行著。為了獲得合法統治身份,日本的實際統治者總是需要卑躬屈膝,把天皇和公家們高高供著。
不過到了龐寧這裏,日本天皇的架子完全抖不出來。
看到龐寧走進來,年輕的中院通純想了想,還是決定討好一下日本的實際統治者,鞠躬行了公家人對武家大將軍的禮節。在他的理解裏,龐寧現在並不是大將軍,他已經是很尊敬龐寧了。
但他的禮節,卻被龐寧厲聲喝斷了。
“小日本國文吏,跪下!”
龐寧上下打量著發愣的中院通純,大聲說道,“大南海國南王在此!你一個文吏還要端架子麼?”
習慣了和武士在禮法上做鬥爭的中院通純詫異地看著龐寧,一下子轉不過彎來。
公家人唯一的存在價值就是維護等級製度和禮法,對於合乎禮法的規矩,從來都是一力遵守。中院通純想了好久,發現龐寧說得確實有道理,在一眾日本侍女驚詫的目光中,他跪了下去。
龐寧大咧咧坐在中院通純麵前的椅子上,笑了笑,點頭說道,“倭國天皇曾向我中國臣服,我南海國如今又是中國的正塑。便是天皇碰到大南海國的本王,也該下跪。”
中院通純愣了愣,搖頭爭辯道,“中國正塑是明國,不是南海國。”
“廢話!很快就是了!”
龐寧不耐煩瞥了中院通純一眼,不耐煩問道,“你來做什麼?如今日本我占了,天皇有什麼要說的?”
跪在地上的権大納言沒想到龐寧會說這麼讓人難堪的話,想了想答道,
“原先德川家給予天皇和公家十萬石領地,實在太少。諸公家生活艱辛,難以度日。如今德川幕府已經滅亡,不知道對公家的領地有沒有增加。”
龐寧上下打量了一眼地上的年輕人。
這公家既要維持體麵,又沒有武裝力量爭奪領土。所有的開支,都是靠幕府賞賜的領地,像孔雀一樣被高高供起來。幾百年下來,除了靠那點製度禮法刁難一下武家,要一些好處,哪裏還有什麼氣節?實際統治日本的具體是誰,和天皇能有多大關係?這中院通純,就是來伸手要飯的。
亂世裏,天皇的影響力實在太小。戰國時代,天皇和公家因為無人供奉,甚至一度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開支。一直到戰國結束後,實際統治日本的武士們因為名義上的需要,才開始了製度化的供奉。
對於這幫閑人,龐寧不像日本人一樣有敬畏感,不準備討好。
想了想,龐寧點頭說道,“十萬石就十萬石吧,石見之戰你們也沒幫德川幕府,我也不搶你們的了。但是增加也沒道理了,你們從頭沉默到最後,好像事不關己一樣的,也沒幫過我。”
“對了,正有事要找天皇。回去和你們天皇說,最快速度給我封北條家家主北條氏宗為征夷大將軍。”
“讓天皇快些,如果手腳慢了惹火了我,惹火了大南海國的南王,大南海國就派人把京都的皇宮拆了,就像長崎那樣。我們中國人,不把你們這幫閑人當神仙。據說豐臣秀吉給你們修了很漂亮的皇宮?恩,我一不高興就會去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