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齊心協力,戰無不勝(下)(2 / 3)

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平定劉闞之亂後,又以梓州讓高崇文,而為晉、慈、隰三州觀察使,封武陽郡公。一年後,韋丹因其位高祿厚,而以三州非要害地,不足盡職,反為國家費,請任江西。於是,拜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刺史、江南西道觀察使,總洪、江、饒、虔、吉、信、撫、袁八州(治分別在今江西南昌、九江、波陽、贛州、吉安、上饒縣、臨川撫州鄉、宜春)政務。自元和二年(807年)正月受任,至五年夏被誣停職病故,韋丹在江西任上做了這樣幾件被稱頌的事情。

其一,“計口受俸錢,委其餘於官,罷八州無事之食者,以聚其財”。

其二,“始教人為瓦屋,取材於山,召陶工教人陶”。有能力建造者,取材瓦於官,“免其賦之半”;逃亡在外未歸者,“官與為之”,“貧不能者,畀以財”。同時,韋丹“載食與漿,親往勸之”。在他的“勸督”之下,“為瓦屋萬三千七百,重屋(兩層以上的樓)四千七百”。從此,百姓不再擔心“草茨竹椽”的居室被火焚,“暑濕則乘其高”。

其三,“置南北市營諸軍。歲旱,種不入土,募人就功,厚與之值而給其食。業成,人不病饑”。

其四,修築道路,治理環境。“為長衢,南北夾兩營,東西七裏。人去渫汙,氣益蘇”。又徙南昌縣於高地。

其五,防汛築堤,興修水利。韋丹到任第二年,“築堤捍江,長十二裏。疏為鬥門,以走潦水”。任期間,“灌陂塘五百九十八,得田萬二千頃”。離任後的下一年,“江水平堤,老幼泣而思曰:‘無此堤,吾屍其流入海矣。’”

其六,責罰瀆職,懲辦貪汙。有一主管本州糧倉達十年的官吏,當韋丹察看倉庫時,發現糧“亡三千斛”,即抄其家。盡得賬目後,知“乃權吏所奪”,便立即召集諸吏說:“若恃權取於倉,罪也,與若期一月還之。”眾吏皆叩頭謝罪,“及期無敢違”,全數歸還了所侵奪的公糧。

“凡為民去害興利若嗜欲”,韓愈的這句評語,道出了愛民撫眾的韋丹“治民第一”的原因所在!

第五節 地震來臨之際的老師們

2008年5月12日下午,突然一陣晃動,在山西、陝西、山東、河北、北京等許多省市出現,人們明顯感覺到是地震了。不久大家弄明白了,地震中心原來是在四川一個叫汶川的地方,從那以後汶川這個名字就不停地在人們嘴中重複著,重複著……

5月12日下午2時28分,汶川大地突然抖動,隆隆響聲不斷,樓房左右不停搖晃,牆壁張開條條裂口,磚頭和牆沙刷刷不斷地下掉,房屋四周山崖垮塌下滾。瞬間,眾多房屋被罩在彌漫的塵煙中。此時,除了大自然肆意的狂動和吼聲外,整個汶川地區救人聲一片。

幾秒,僅僅幾秒鍾的時間,營小學校上體育課的賈一鬆、王秀珍老師迅速吹響了集合的口哨,要求學生原地不動。賈一鬆邊跑邊大聲喊:“地震,發生地震了!大家不要驚慌,樓道安全管理員迅速到位,其餘教師組織接應!”隨著喊聲,在辦公室批改作業的楊勇、王平、宋福祥、李軍、劉崇銑、宣光宇等教師恍然回過神來,在地震的抖動中,冒著被墜落的磚塊砸中的危險,快速衝上舊教學樓。此樓在1986年的一次課間操集合的時候曾發生過學生踩踏事件,造成2名學生受傷。麵對強烈的地震,如果組織不好,就算是樓房不倒塌,驚慌恐懼的學生在混亂擁擠中,導致的後果是難以想象的。舊教學樓係80年代初修建的磚混結構,4層樓僅有一條3米寬的通道。看著不斷下墜的磚塊和塵沙,已知災難來臨的教室裏上課的教師,沒有一人獨自逃生,巨大的責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使他們依然保持鎮定,他們有的大聲叫喊,讓學生撤離教室;有的組織學生鑽到桌子下麵,有的用自己的身體為學生擋護,把驚嚇過度的學生抱在懷中。

聽到操場上的命令後,各班陸續組織學生走出教室,一走出教室,有的學生就失去了自控。上美術課的馬彬老師組織學生走到樓梯時,自己已搖晃站立不定,突然一位學生因驚慌摔倒,他不顧自己本能地一把抱起這位學生就往下跑,及時疏通可能堵塞的唯一通道。其餘老師也在搖搖晃晃中你一把我一個地拽著那些跌跌撞撞地下樓的學生。陳蓉仙老師組織完本班學生下樓時,一清點人數,發現少了智力較低的學生王學偉。她急忙又衝上危房,跑進教室一看,王學偉還若無其事地趴在桌上,她二話不說拽住他的手就往外拖,剛到門口時王學偉跌倒,陳老師背上近100斤重的孩子往下跑。六四班學生在教師組織下迅速跑下樓,跑到二層樓時,一名叫王登婷的女生情急之下,翻出欄杆。教師拉扯不及,大聲呼叫,樓下正組織學生下撤的王富明書記看到情況緊急,便不顧一切,飛身上前去接,女孩未受傷,王書記卻被重重地砸在地上。王書記顧不得身體的疼痛,起身把她抱到安全地帶,又前去指揮。事後發現自己左胸有一塊大大的青疤,雙肘蹭破皮,鮮血染紅了雙袖。從樓上撤下來的學生,由於驚嚇過度,坐在樓前不遠地方爬不起來,老師們又把他們一個個死拉硬拽到操場中央。這樣,舊樓321名學生安全脫險。

在新教學樓上課的是1到4年級學生,雖是雙通道,但學生年齡較小,教室又在3、4、5樓。地震一刹那,整個樓房都好似蕩了起來,孩子們不約而同地發出尖叫;大都離開座位,教室一片混亂。有的學生不聽老師指揮,驚慌失措;有的不知發生了什麼情況異常興奮,有的摔倒在地上嚎啕大哭。我們的老師顧不得自己,在搖晃中大聲吆喝,強行要求學生保持鎮定,踉踉蹌蹌穿梭在歪斜的桌椅之間,鼓勵學生勇敢,組織學生撤離教室。五層樓房顛簸得讓人站不住腳,四一班陳智秋老師見電視櫃向學生砸來,奮勇衝上死死頂住,直到有教師趕到才鬆開。有的學生嚇得雙腿發軟,上課的程明盛、王豔紅等教師在組織學生下樓的同時,一趟趟把學生背送到樓下安全地帶。

地震發生時在多媒體教室上課的康鴻雁副校長,組織學生撤離時,發現防盜門已變形,根本無法打開,學生亂成一團。在緊急關頭,她迅速組織學生鑽到桌子下,然後拿起板凳奮力砸開鐵門。到門口時有一名學生摔倒,造成堵塞,瓷磚不斷往下掉,王群、周德春、陳剛等教師迅速衝上前去拉起摔倒的學生,一名受過度刺激的學生抱住王群老師的腳不放,在後麵的擁擠中,王群老師也摔倒在地。此時其他幾名教師趕來,顧不得許多,一把摟起學生便往操場跑。終於在下午2時35分,僅用不到7分鍾的時間,全校學生已全部安全轉移到空曠的操場上。

同時,學校馬上啟動緊急預案,蔡成孝、楊正虢等教師組織學生排隊集合。各班班主任迅速清點人數,另一邊立即由楊勇組織帶隊指揮的部分教師迅速衝進各教室查看是否有剩餘學生。然而此時餘震未息,磚石依然再落,樓房搖擺不定。下午2時40分各班人數清點完畢,隻差四一班學生羅月怡,尋學生的教師陸續彙報,各教室無人。陳智秋老師急哭了,四處大聲呼喊學生的名字。楊勇再次衝入教室進行搜尋。這時有學生彙報說,該學生因感冒由其父親送他來上學,在地震中又被父親帶走。立即有教師前去證實。下午2時43分營小所有師生,共667名學生、50名教職工全部安全撤出。學校向全體師生通報了全校無一人傷亡的消息。要求全體人員就地蹲坐,不得慌張亂跑,必須一切聽從指揮,同時要求各班班主任對本班學生登造名冊。

下午2時42分左右,又一次地震開始,四周山岩飛沙走石,學校附近及進修校樓房轟然倒塌。附近學生家長衝進校園,人越來越多。家長們衝進學生隊伍,呼兒喊娘,四處亂竄,各自找自己的孩子,近2000人的隊伍顯得較為混亂。教師們竭力維持秩序。此時,見到了自己的親人或許緊繃的神經有所鬆懈,學生、家長及部分女教師擁抱成團,哀然大哭,一片淒慘景象,讓人愰如世界末日的到來。

這時,教育局黨組書記李明華帶領部分工作人員已趕到現場。學校簡要彙報情況後,共同研究下步對策。此時,天也由晴轉入陰雲密布,有部分家長焦急不安。硬要強行帶走學生,甚至與我們教師發生衝突。彙報縣應急指揮中心後,指示可以有條件地疏散部分學生。於是根據名冊,由家長簽名後有序地組織部分學生離校。午後4時有245名學生陸續被家長接走,臨走時,我們的老師們一再叮囑,要小心,注意安全;家長們再三向老師們表示感謝。

雨淅淅瀝瀝地開始下,越下越大。或許,學生們過分恐慌,穿著單薄衣服的學生凍得直發抖,我們有的教師脫下自己的外衣給學生穿上,住在校內的教師找來雨傘為學生遮雨。現在給學校留下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安置好剩下的422名學生的食宿。學校緊急部署,女教師負責看護所有滯留學生,不得出任何差錯。男教師分幾個組負責尋找搭建棚子的材料和搭建棚子。後勤人員負責建灶做飯。

負責上街購置塑料棚子的老師彙報,街上商店凡能遮風擋雨的東西和食品等都被搶購一空。在教師們的苦苦哀求下,好歹從一個不知名的人的手中勻出一捆不足40米的彩條油布。雨越下越大,為了減少學生在雨中淋的時間,避免學生傷風感冒,短時間內搭好帳篷,讓學生住進去,顯得刻不容緩。然而學校無任何搭建棚子的材料。正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賈一鬆老師主動提出用自己建房的竹竿和木板來搭建帳篷。不需要命令,不用人指揮,男老師們不顧疲勞,爭先恐後地用最快的速度,盡量多扛些東西,玩命地幹起來。誰也顧不上包一包擦破的手,揉一揉紅腫的肩,七手八腳動手搭建帳篷。

5時29分,近100平方米的一個簡易但牢靠的躲雨篷搭建成功。老師們不分男女衝進學生宿舍搶出一些棕墊、棉被等東西為學生安排好鋪位。6時04分後勤工作人員煮好稀飯,老師們組織所有學生有序進餐,一鍋不夠,再煮,等學生吃完飯回帳篷時,帳篷裏麵也住滿周圍的災民。老師們好說歹說,甚至發生強行爭執,終於把學生安排在帳篷內坐下,並用被子等為學生蓋好取暖。同時安置好前來避難的災民,此時已7時56分。筋疲力盡的教師們每人喝了點剩下的稀飯,碗剛放下,那邊帳篷就漏雨了,大家又開始忙碌起來。有為學生打傘遮雨的,有重新加固帳篷的,還有生火取暖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如此循環,全校50名教職工及教育局工作人員幾乎一夜未眠,為學生守護了通宵。

清晨,在縣應急辦的支持下,學校拿到一些塑料布。教師們顧不得喘息,剛喝完一小碗稀飯,又冒雨重新搭建帳篷。大家一直忙活到中午,把帳篷搭建好,剛喘口氣,可是又狂風大作,剛鋪蓋好的塑料布被狂風肆意亂卷。大家又緊急上陣,你拉我拽,拿出所有能加固的東西,經過半天搶修總算完成。晚飯後,值周教師和生活管理員彙報:有164名通校生被家長接走,還有寄宿學生165名,通校生滯留93名,災民(留守家長)79名,教職員工及家屬、教育局機關人員147名。晚上全體教師依舊通宵值班,負責安全警戒,為帳篷頂清除積雨,同時負責夜間學生上廁所照明,幫學生蓋好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