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去上影、長影、西影、峨眉這些大製片廠,甚至是剛剛成立的瀟湘電影製片廠,也比廣西廠機會多多,但是吳鴻斌依然不打算離開,因為他知道廣西廠在未來因為一個人也算是小有名氣。
這個人就是今年剛剛從北影畢業、並且剛剛大婚、被分配到廣西廠的攝影師張一謀。當然,還有他的三個同學,導演張軍釗、攝影肖風、美術何群。
既然張一謀他們哥幾個在一窮二白的廣西廠能夠闖出一片天地,那麼開了外掛的自己難道不可以嗎?
這就是吳鴻斌的想法,他要和未來的國師大人一較高低。
當然,這個想法其實是很無恥的,畢竟張一謀靠的是運氣和真本事,但吳鴻斌卻是在作弊,隻是他現在沒有意識到而已。
相信等他意識到,他一定會扇自己一個耳光,真是太傻不拉幾了!為什麼要和國師做競爭對手,而不是成為朋友呢?
說不定搭上國師的馬車,他也可以像鞏莉一樣,揚名歐洲三大電影節呢?
這證明了一個道理,每一個選擇後麵都是一段不相同的人生,至於哪一個更精彩,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奮鬥。
閑話休提,步入正題。
“爺爺,其實我不當演員的話,還可以當編劇的。”吳鴻斌表明自己的立場,他是不會離開廣西廠的。
“真是越說越不靠譜了!”吳蔭勳有些毛了,怎麼可以在人生大事上滿嘴跑火車。
“嗨!陳詠馨,把我寫的幾個劇本給爺爺看!”吳鴻斌的自尊心有些被傷到了,急需要證明自己能行!他真的能行!
吳鴻斌一共寫了五個原創劇本,但是有兩個陳詠馨說垃圾,他當場就撕碎了。從此以後,陳詠馨都不敢說他的劇本垃圾,隻能友好地提建議道:我感覺這個地方有點小暇絲。
現在加上由韓國電影《愛·回家》改編而來的《三個兒子的母親》,一共是四個劇本,另外三個是《女人殤》《鐵血戰士》《叛國者》。
《女人殤》,是吳鴻斌上輩子根據在天涯論壇無意之中看到的一則故事改編而成,說的是內地演員樂韻被香港演員羅烈禍害至死的故事。吳鴻斌無法判斷真假,但是這個故事給了他很大的觸動,所以就寫成了劇本,連人名都沒有改。
他是覺得沒有人會去跟他一個撲街仔計較什麼,如果火了,那就更不用怕了,哥有的是錢,分給你一半,哥還有一半,總比之前兩袖清風要好。
《鐵血戰士》,是由2011年湄公河大案展開,講訴特種兵李昆的父親是一個船員,在某國流域遇害,國家交涉無果,李昆以美國情報員的身份打入虎穴,血洗千裏、為父報仇的故事。
這是一部像史泰龍的《第一滴血》和施瓦辛格的《鐵血戰士》那樣的東南亞叢林動作片。
《叛國者》,是吳鴻斌嘲諷移民潮的作品,講訴的是國內某個大官的兒子移民美國,然後被美國情報局以某種理由拘捕,用他的兒子逼迫他,把他發展成為了一個叛國大盜。
這三個劇本在上輩子一直沒賣出門,不知道這輩子可不可以?吳鴻斌有些期待。
當然,這次主力軍不是它們,而是《三個兒子的母親》。
它講的是一個90高齡的老母親,她有三個兒子,三個兒子住在同一個村裏,但是他們都不想養老,所以就定下了一個規矩,老母親在三人家裏輪流住一個月。但是到了時間根本沒有人來幫老母親搬家,她隻能默默背上床單被褥、一步一步地走向新家。
吳鴻斌把他寫成了一個三段式的劇本,講述的是老母親在老大家、老二家、老三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