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突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傳統思想,老大家夫妻不合,經常打打鬧鬧;老二家屬於妻管嚴,媳婦非常凶,凡事不分青紅皂白都先找老母親的麻煩;老三家的兩口子倒是很善良,但無賴的是老三打獵時被同伴誤傷,腿瘸了,家裏很窮很窮,連自己都養不活,怎麼贍養老母親。
最後的結局是,老大家的三姑娘肚子餓了自己去做飯,但是被電打住,老母親用手去救她,一起喪命。
整個故事是全新的,圍繞的是一個養老的問題,都說養兒防老,但如果你有三個兒子,誰來養你?
在80年代的中國,探討養老問題應該很新穎,畢竟大家現在還活在溫飽線上,根本無力去養老。
在老母親這個人物的設定上,則是延續《愛·回家》的套路,老母親因為年齡大,所以又聾又啞,身形佝僂、彎曲。拍攝手法也打算照搬,需要拍出油畫般的質感。
應該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老母親最後死亡的那一刻絕對催淚,而且還可以教育人,如果看到人被電住了,絕對不要直接用手去救人。
總之,這個劇本吳鴻斌用了很大的心思去改編,當然,不可避免地也加入了他自己的惡趣味,相比於《愛·回家》的合家歡式結尾,這部《三個兒子的母親》要殘酷的多。
但吳鴻斌就喜歡這個調調,沒辦法!他似乎喜歡告訴別人,什麼叫痛苦!
“這個劇本……”吳蔭勳眼睛泛紅,腦海裏回憶起老母親的樣子,悠悠道,“你外婆看到這個劇本,一定會很高興的!”
“我也是這麼覺得的!”吳鴻斌應道,他的奶奶當然沒有這麼慘,但他的爺爺已經去世很多年了,而兩兒一女都搬進了城裏,隻留她一個人在鄉下,一年可能就過年見一麵,肯定是特別孤獨的。
現在的社會,似乎沒有人想到要去關心老人,就連吳蔭勳也是看完這個劇本,才恍然大悟,似乎感受到了母親的彷徨與無助。
“這個劇本是你寫的嗎?”劇本實在是太好了,讓吳蔭勳不得不懷疑這個劇本的出處。
“爺爺,我可以作證,我看著他寫的。而且他寫劇本的時候,脾氣老大了,我和他說句話,他就和我甩紅臉。”陳詠馨打起了小報告。
“男人嘛,有時候是這樣的,工作的時候不希望別人打擾,但是工作之外,他一定會加倍補償你的,對吧?吳鴻斌!”
“對!對!”吳鴻斌茫然地點頭應和,這語氣不對啊,聽起來怎麼是在勸陳詠馨平時要遷就他呢?剛剛不是還在教唆她要管住他嗎?
果然,能力不同,享受到的待遇就不同。
“鴻斌,你放心,就憑這個劇本,我一定可以讓你在廣西廠掛一個職,雖然廣西廠剛剛來了四個年輕人,但是他們裏麵並沒有編劇,如果你可以再寫出幾個這樣優秀的劇本,一定可以得到重用!”
吳蔭勳拍著吳鴻斌的肩膀,底氣十足道。
“爺爺,咱們可以不貪心嗎?”吳鴻斌無語了,他還想以抄襲養原創呢,怎麼可能保證劇本一直這麼精彩。
“好好,不貪心!隻要夠水準就行!”吳蔭勳很同意,不能被喜悅衝昏了頭腦。
“好了,我帶你倆去食堂吃晚飯,然後我去找魏廠長,今晚我就不回來了,回來了也睡不下。”吳蔭勳又道,他也想早點把事情解決,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去跟自己的老友炫耀一下自己的孫兒多麼牛逼。
“爺爺,給您添麻煩了!”陳詠馨很禮貌道。
“不麻煩,你們是給我送驚喜來的。”吳蔭勳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