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黨中央毛主席轉戰陝北大事記(4)(3 / 3)

4時,彭德懷電告中央軍委稱:二縱攻北東門之坑道破壞爆炸未成,一縱炸小西門因藥量過少未炸坍,本日2時停止攻擊。如董釗、劉戡兩軍徘徊不進。11日曉再攻城;如他們13、14日可到,決圍城打援。請將董劉兩部行動隨時告我。

7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電稱:榆林非急攻可下,而鍾鬆仍有可能迅速增援,適宜暫停攻城。集結部隊準備於12日夜或l3日打鍾鬆。胡宗南尚未畏我伏擊令鍾鬆停進,因此你們宜準備於鍾鬆到達白家澗、古城之當夜,趁其立足未穩,立即攻擊之。若當夜不攻,鍾鬆可能在該地建立足點,與榆林、石灣(劉戡軍)成犄角之勢,迫我離開榆林。打鍾鬆時宜集中七個旅兵力。

12日

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陳賡電稱:敵大軍向劉鄧追擊。若你們於劉鄧出隴海後半個月之後方能渡河完畢,則對劉援助過於遲緩,此外,胡軍正向榆林增援。彭德懷、習仲勳也甚盼你們早日渡河,變動局勢。

此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賀龍、習仲勳電稱:我攻榆林未克,敵鍾鬆部明日可進榆林,劉戡五個旅可到麒麟鎮以東,我軍即在榆林、米脂間休整待機隔斷劉、鍾兩部,吸引該敵,以利陳謝行動。陳謝定於8月2日渡河。為防劉戡、董釗進占綏德,我無定河、黃河間各後方機關,必須迅速移至黃河以東,望賀龍、習仲勳立即部署移動。

15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電稱,劉戡五個旅本日到石灣,判斷14日午前可到橫山。又鍾鬆被擊後可能向橫山逃跑,望注意。

24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賀龍、習仲勳電稱:胡宗南令第一師13日集結瓦窯堡以東,四十八旅集結永坪,該兩部可能於16日過綏德,17日進義合。我各後方機關及醫院,為避免萬一受損失,提議五天內分路渡過河東,待敵情變化再回來。請彭德懷率主力控製歸德堡至鎮川堡一線之無定河兩岸,準備七天攜帶的糧食,以利必要時機動。如胡軍進至綏德一帶後,請賀龍、習仲勳注意閻錫山有配合這—行動向離石擾亂的可能。

我攻榆林未克,以援敵將至遂撤圍待機殲敵。

13日

9時,毛主席致電彭德懷、賀龍、習仲勳,提議主力位於武家坡、鎮川、米脂之間,在無定河以南休息待機,以獨二、獨五兩旅攻取神府。“九支隊”(中央機關)仍在無定河以西不過河。

彭德懷電告中央軍委,榆林城東南北仍有我小部隊圍困,主力爭取休息三四天,準備殲擊敵五十五旅、十二旅或第一師。不怕胡軍北進,愈深入於我愈有利。

敵鍾鬆部從橫山出長城,沿沙漠急行軍,繞過了我軍伏擊圈,三天趕到了榆林,胡宗南又令董釗、劉戡搶占綏德以攔截我黨中央。毛主席率“九支隊”離開黃家溝,趕在敵人之前到達綏德,夜過無定河大橋,終於把敵人甩在後邊,脫離了危險。有人要把綏德大橋炸掉,被毛主席製止。“九支隊”行軍抵延家岔宿營。

14日

1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電稱,在目前情況下,宜集中八個旅準備迎擊劉戡。昨日電提議攻神府可從緩,我們今日過無定河,明天到米脂。

8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複電彭德懷稱:我軍態勢很好,鍾鬆今晨在榆林接受空投之糧食,估計下午可能向南走二三十裏,明日必向鎮川堡前進,其目的是占米脂。劉戡五個旅16日上午可能到綏德,15日集中八個旅打鍾鬆於德堡、鎮川堡線以東以北山地是好機會,不知部署來得及否?彭德懷電告毛主席,劉戡令鍾鬆率三十六師向米脂前進,我們準備迎擊該敵。

鍾鬆率部離榆南下。

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陳賡、謝富治電稱,你們可於20日開始渡河。25日前渡完。我陝北主力在榆林以南吸引敵人。

陳賡、謝富治電複中央軍委稱。四縱已出動三日,先頭部隊已到達陽城西,但連日大雨,山洪暴發。交通全斷,我們異常焦急。

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李先念電,令他率部到聊城以南黃河北岸,接受陳粟指揮,相機南進。劉鄧軍已過隴海路,正向沙河前進。

毛主席一行離延家岔。到達米脂縣城郊井家坪。

15日

2時,中央軍委電複彭德懷,完全同意你14日部署,但請注意分割該敵為幾部分逐一殲滅之。二十八旅主力可能隨鍾鬆前進。估計劉戡16日進綏德,17日補充糧食,要18日才能開始北進。故南麵顧慮甚小。我們今日至烏龍鋪。

劉戡、董釗兩軍進占綏德城。

毛主席率“九支隊”到達陳家岔。

16日

5時,彭德懷電告中央軍委,提出主力移至柏申石地區待機殲敵較宜。

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賀龍、習仲勳電稱,劉鄧大軍已到隴海,沙河之間,山東陳唐、葉陶兩兵團12個旅已到隴海路汴徐線。宋時輪、王秉璋兩縱隊在鄆、巨、菏、定間,陳、粟率三個旅到聊城。我陳謝兵團決定於8月20日南渡向豫西進軍,現顧祝同係統部署散亂,顧此失彼,尚無整個防禦長江之部署。胡軍主力集中綏德。8月18日可能開始向北。20日可能到鎮川、葭縣之線。鍾鬆可能在武家坡不動以期迫我東渡。

鍾鬆部竄至米脂以北之鎮川堡,企圖與劉戡軍會合,將我軍主力壓縮在佳縣及其西北實行南北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