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黨中央毛主席轉戰陝北大事記(7)(1 / 2)

陳粟大軍對隴海路徐州、蘭封段沿線之破擊勝利結束。此戰役從9日開始,先後攻克縣城九座:殲敵萬餘人;控製鐵路線500餘裏,使平漢、津浦之敵被我完全分割,迫使蘇魯豫皖戰場的敵人轉入單線防禦。

7時,彭德懷、張宗遜電告中央軍委,馬軍向榆林城北推進。

16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張宗遜電稱:十八師恐慌,估計一星期後必退。望研究在沙漠中打十八師的各種方法,包括如何抵禦寒冷在內,準備殲之。我可用四縱追擊,收複三邊,主力休整一時期後即可打榆林。

19日

胡軍侵占延安九個月內,被我消滅七萬多,平均每天六百多人。

7時,彭德懷、張宗遜電告各縱隊為消滅馬軍準備好上戰場。

20日

毛主席率“九支隊”離開佳縣之神泉堡,到達烏龍鋪。

11時,彭德懷、張宗遜電告中央軍委:今馬軍入榆林,準備其出城殲滅。

21日

12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張宗遜電稱,需加緊偵察十八師撤退路線。

毛主席一行從烏龍鋪到達米脂縣的申家嶮。

22日

毛主席率領中央機關全部人員到達楊家溝,從此,“九支隊”改名為“亞洲部”。

20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張宗遜電稱:馬鴻逵令十八師23日撤退,取道長城以北百裏以外。我可尾追殲擊,以四、五天消滅之。此役意義重大,有利於打榆林,收複三邊,奪取寧夏。戰鬥主力休整半月再打榆林。

12時,彭德懷、張宗遜電告中央軍委:除四縱得200石糧,可維持到25日,其他各兵團無顆糧。三縱四、六兩團,五天來未得一飽,戰士餓得哭。此種情形很難出動,更難獲勝。如23日能得600石糧補充,24日即可勉強出動。

23日

4時,彭德懷、張宗遜電告中央軍委:行軍敵在白天,我隻有夜晚,較敵疲勞,既無顆糧攜帶,又無後方接濟,敵可空投。三、六縱尚缺五分之一棉衣。已休息數日,疲勞仍未恢複。此種準備不足之戰鬥,難以製勝。

12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張宗遜電稱:主力休整不動。四縱日內出動,可迫十八師回援。我軍糧食、炸藥是否有足夠把握攻克榆林?否則,隻好放棄北線計劃。

22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張宗遜電詢:六個旅是否夠打榆林?

24日

10時,彭德懷、張宗遜電告中央軍委:榆林城堅且高,少數山炮炮彈不能摧毀,雲梯爬城甚難。奪城主要辦法,隻有坑道爆破。坑道需15天才能完成。嚴寒,1月後非皮衣不能過夜。兩次攻榆未克,警區民眾負擔特重,糧食是個嚴重問題。糧站無顆糧,向人民借糧吃,賀總又給炸藥六千斤,一次夠用。如傅作義部十七師未入榆,再打榆。

26日

彭德懷、張宗遜電告中央軍委:十七師已入榆。北線作戰應停止,整訓20天,準備南進打胡宗南。

彭、張到中央開會。

27日

8時,彭德懷、張宗遜電告中央軍委:半月攻榆傷亡二千一(五團有二百餘被俘)。補入俘虜有的已超過80%,平均70%。連排班幹部傷亡很大,營亦不少。新提拔之幹部弱,對俘虜懷疑、害怕。我裝備是好的,需一個時期訓練。23日止,處於半饑餓狀態。據賀龍、習仲勳籌糧以七成實得到,不能再維持一月。榆林東北兩麵沙漠,兩麵水,不能進行坑道作業。隻有城東南角有兩處可挖坑道。

28日

14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彭德懷、張宗遜電稱:依大局看,以放棄北線計劃,集結訓練一個月,配合陳謝打胡為有利。但如12月能確有把握攻克榆林,亦可考慮第三次攻榆。

24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複彭德懷、張宗遜電稱:同意放棄打榆林,20天休整。

12月10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部,在蘇北結束了從8月開始的鹽城、李堡戰役,共殲敵二萬四千餘,收複了蘇北廣大地區。

13日

中原戰場各路人民解放軍合擊平漢、隴海兩路,至22日共殲敵兩萬餘人,攻克許昌等23個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