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新紗廠六千餘人,為爭取合理的生活待遇舉行罷工。國民黨出動大批軍警包圍該廠,用美式機槍、步槍屠殺工人,被打死打傷60多人,300多人被捕。
3日
毛主席致電劉少奇,要在不同地區實行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5日
周副主席在給李維漢的信中,談到領導作風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對有缺點和錯誤的同誌,要采取信任他們又抓緊做他們工作的態度。
11日
毛主席起草中央對黨內的指示《糾正土地改革宣傳中的“左”傾錯誤》。
15日
毛主席起草中央對黨內的指示《新解放區土地改革要點》。
19日
東北我軍攻克馬鞍山和法庫,殲敵兩萬餘人。
22日
周副主席起草中共中央《關於在老區、半老區進行土地改革工作與整黨工作的指示》。
中共中央發言人發表談話,痛斥杜魯門要求國會批準給蔣介石五億七千萬美援的特別谘文。
23日
周副主席起草中共中央《關於土改和整黨問題給阜平中央局的電報》。
26日
我軍電複營口,敵師長王家善率部起義。
27日
毛主席起草中央對黨內的指示《關於工商業政策》。
28日
宜川守敵被西北我軍包圍,胡宗南急令劉戡率兩萬餘人馳援。
29日
我包圍劉戡援軍並發起攻擊。
3月1日
毛主席起草中央對黨內的指示《關於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問題》。
3日
經30小時激戰我軍攻克宜川並全殲增援之敵,共殲敵一個軍部、兩個師部、五個旅,三萬人,打死敵軍長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劉戡、師長嚴明等人。
7日
毛主席起草解放軍總部發言人《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經宜川大捷“改變了西北的形勢,並將影響中原的形勢”,證明用“訴苦”和“三查”方法進行了新式整軍運動,“將使自己無敵於天下”。
周副主席起草中共中央給晉綏分局的指示電,指出黨的政策必須適時地向群眾公開,才能得到群眾的了解和擁護而成為力量。
8日
周副主席為中共中央起草指示,責成各野戰軍、各軍區政治部在部隊中試驗組織士兵委員會。
10日
周副主席在楊家溝做《關於中央轉移到河北》的動員報告。
13日
中央警備團先頭部隊出發,到黃河邊進行中央東渡黃河的準備工作。
14日
陳粟、劉鄧大軍各一部攻克中原重鎮,曆史古都洛陽,全殲守敵一萬九千餘人,活捉敵師長兼洛陽警備司令邱行湘。
15日
東北我軍勝利結束冬季攻勢,作戰90天,殲敵15萬人,攻克城市15座,使敵占區縮小到東北的百分之一。
18日
黨中央、毛主席撤離延安一周年,中央機關收拾行裝準備離開陝北。
20日
毛主席起草中央對黨內的指示《關於情況的通報》,指出“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中央人民政府將在1949年內成立;中央準備遷移到華北,同中央工作委員會合並;我軍已由127萬人增加到249萬人,敵軍卻由430萬人減少到365萬人,等等。這是毛主席在陝北所寫的最後一篇著作。
21日
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時等率領中央機關離開楊家溝,浩浩蕩蕩向黃河邊進發,下午到達吉鎮。
22日
“亞洲部”隊伍晨離吉鎮,下午抵佳縣螅蜊峪。任弼時召集區公所幹部開會,談目前形勢。
23日
中午,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時等戀戀不舍地離開陝北,分乘三隻木船,乘風破浪,東渡黃河,到了山西。黨中央、毛主席從撤離延安以後,到離開陝北,共一年零五天,轉戰三千裏,途經12個縣,在38個村莊宿營,勝利完成了堅持在陝北指揮我軍從防禦轉入進攻的偉大的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