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嚴重,大地幹裂,莊稼枯萎,家家戶戶都麵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在這樣的困境中,老人的兒媳婦為了尋找食物,冒險走出了家門。可是,她這一去半月有餘,卻再也沒有回來,留下了無盡的擔憂和牽掛。

而那個小男孩,因為長時間的饑餓,身體和精神都遭受了巨大的折磨。他餓得頭昏眼花,產生了幻覺,誤以為剛剛到來的黃文瀾就是他的娘親。那一聲聲稚嫩的呼喚,充滿了對母愛的渴望和依戀,讓人心疼不已。

找了木頭回來的黃家四兄弟,也聽到了老人的講述,大家都沉默著。

實話而言,如今世道艱難,人心惶惶,每個人都在盡力自保,即便心中懷有慈悲,卻也往往力不從心,無法施以援手。這種無奈與無力,使得善良的心意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然而,黃文瀾卻無法對眼前的景象視而不見。尤其是那個孩子,緊緊地抱著她,一聲聲地喚著“娘親”,那稚嫩的聲音中充滿了對食物的渴望,仿佛隻要多叫幾聲,就能填飽肚子一般。

她看向李氏,輕聲問道:“奶奶,您家在附近嗎?如果我們方便的話,能否去您家借宿一晚?作為回報,我們會給您兩個饅頭,您覺得可以嗎?”

何氏聞言,本欲開口回答,但目光觸及那老人和孩子可憐兮兮的模樣,又生生將話咽了回去。

老人渾濁的雙眼中閃過一絲欣喜的光芒,他連連點頭答應道:“好好好,你們快跟我來,我帶你們去!”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黃家的眾人終於抵達了老人的住所。由於近來山賊土匪猖獗,時常出沒,為了孩子的安全,老人不得不將家安在了隱蔽的地窖之中。這裏雖然空間頗為寬敞,但終究因為深埋地下,略顯潮濕。不過,在炎炎夏日裏,倒也算得上是一處清涼的避難所。

驢車被停放在了寬敞的院子裏,黃登福與大兒子蘇強擔心夜裏有不法之徒前來牽走,便商議著晚上就睡在車上守夜。

“娘,我來做飯吧。”黃文瀾對何氏說。

何氏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她點點頭,柔聲道:“好,瀾兒,那就辛苦你了。我和你姐姐她們先把被子鋪好,等會兒一起吃飯。”

當眾人紛紛投入各自的忙碌之中,黃文瀾卻靜靜地守候在地窖口。她熟練地點燃了火焰,使得原本昏暗的地窖口變得溫暖而明亮。為了確保通風良好,窖口敞開著,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絲清新的氣息。

她讓黃登福從上麵遞了一杯米下來,然後開始熬粥。

按照老方法,她從空間拿了米和水加上,然後開始守著鍋熬起來。

小虎子和晨晨已經玩得不亦樂乎。他們做著各種遊戲,笑聲此起彼伏,充滿了童真和歡樂。晨晨的奶奶則坐在不遠處,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她的臉上帶著慈祥的微笑,不知道在思考著什麼。

“你們兩個,到這邊來。”黃文瀾輕聲呼喚,她的聲音裏充滿了溫柔與親切,仿佛春風拂過麥田,帶著一絲絲的暖意。

小虎子和晨晨聽到呼喚,乖乖的走了過來,他們相互看了一眼,然後乖巧地走向黃文瀾。黃文瀾微笑著看著他們,她的手中已經變魔術般地出現了幾顆色彩斑斕的糖果。

“來,閉上眼睛,把嘴巴張大。”黃文瀾輕聲說道,她的聲音裏充滿了誘惑與神秘。

等到孩子們照做,她立馬把糖塞進了他們的嘴裏。

糖果的甜味瞬間在孩子們的口中爆發開來,他們驚喜地睜開了眼睛,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黃文瀾看著他們滿足的表情,心中也充滿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