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什麼是真正的反壟斷(3 / 3)

中石油中石化動不動就給民營加油站斷供,這也是反壟斷應該做的,甚至中石油應該把各地加油站有序公開地招拍掛,主動退出這個競爭性的領域。因為之前已經多次說過這一話題,在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真正的反壟斷不是打擊企業,而是幫助企業發展。波音公司成立於1916年7月1日,1934年根據反壟斷法規要求被拆分成三個獨立的公司:聯合飛機公司、波音飛機公司、聯合航空公司,也就是後來的聯合技術公司、波音公司和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在隨後70多年的運營中,這三家企業都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並且是所在行業中的翹楚。波音公司大家都很熟悉,在1996年合並了麥道公司後,成為全球最大的飛機製造企業,現在是美國最大的出口“創彙”企業。聯合技術公司的主要產品有飛機發動機、空調、電梯等。常常能在飛機發動機上看到普惠(P&W)的標誌,就是聯合技術公司的產品。另外,在建築行業中經常使用的奧的思(OTIS)電梯和開利(Carrier)空調也是聯合技術公司的產品。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現在則是全球最大的民用航空公司。從曆史來看,當年對波音公司的拆分似乎並沒有對企業造成致命的打擊,而分拆出來的公司因為具有強壯的基因,又形成了三個“壟斷企業”,造福廣大消費者。

針對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兩個巨頭合並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明確要求,合並以後的企業,第一,不許欺負其他的上網服務商(ISP);第二,不許幹涉網絡鏈接成功後的登錄首頁,不許默認成美國在線;第三,不許排斥別的付費係統;第四,美國在線的ICQ必須保證通信協議是開放的,不許屏蔽別的通信軟件。正是因為美國的反壟斷部門保護了市場充分競爭,所以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最後發現合並也沒啥好處,於是在10年之後幹脆分手了。

企圖利用自身優勢地位不勞而獲的最終都會被市場拋棄。微軟利用視窗操作係統捆綁銷售,結果自己的市場份額不斷萎縮。美國司法部最早對微軟進行反壟斷調查是在2000年,因為微軟在Windows95中附帶免費瀏覽器IE,結果使競爭對手網景(NETSCAPE)公司的瀏覽器占有率從33%降到13.9%。2000年4月3日,微軟被判違反《謝爾曼法》,微軟被要求必須拆分為兩個公司,一家經營Windows個人電腦操作係統,另一家經營IE瀏覽器、Office等應用軟件和網絡業務。微軟采取一係列辦法和美國司法部達成妥協,最終沒有分拆公司。實際上,隻要是在一個競爭充分的環境中,根本不需要政府搬出來《反壟斷法》,它們自己就會被淘汰。比如微軟最終雖然沒有分拆,但是在隨後的運營中卻並沒有占到任何便宜。

第一,IE瀏覽器市場在以後逐步被蠶食。1999年IE瀏覽器的市場占有率為65%,2000年微軟利用Windows視窗的優勢地位使得IE瀏覽器的全球市場份額提高到86%,隨後市場份額逐年下降,截至2012年3月已降至53%。

第二,在互聯網服務上,Google、Amazon甚至Ebay和Yahoo都比微軟在行業中占到更大份額。

第三,1999年從微軟拆分出去上市的,後來成了全球最大的在線旅遊服務網站。

因此,我想告誡民營企業,不要試圖利用優勢地位不勞而獲,這樣一定會被市場拋棄。至於360和騰訊QQ的案子,我認為法院的判決應該遵循兩個原則:第一是網絡中立原則,第二是通信協議開放原則。如果能夠維護好這些原則,我覺得我們就會有一個更好的平台,能夠促進我們創意產業的發展,促進知識產權的保護,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必備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