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蘇軾、蘇轍一早來到書齋準備讀書。蘇八娘梳妝打扮完才過來,見兩個弟弟正襟危坐,沒像往日那樣嬉戲打鬧,噗嗤一笑,道:“今天怎麼這麼乖?”
蘇軾道:“昨天犯了錯,娘都說我了,爹竟然沒批評我,很反常啊,我還是乖一點的好。”
蘇八娘道:“我也挺意外的。”話音剛落,蘇洵咳嗽一聲,和程夫人一同走了進來。
蘇軾低著頭不敢直視蘇洵,心中忐忑不安,揣測父親該秋後算賬了。
蘇洵對蘇軾厲聲道:“我昨日已派人給天慶觀的張道長送了書信,讓你去那兒待三年靜靜心。書童蘇簡會陪你去,照顧你的衣食起居。三日後啟程吧。”
蘇軾大驚,激動地站起身來,道:“天慶觀!三年!”
蘇八娘求情道:“爹爹,昨天弟弟是莽撞了些,娘已經批評過他了,他昨晚也一直在反省,爹就原諒他吧。”蘇軾連連點頭,表示絕不再犯。m.X520xs.Com
蘇洵微微歎了口氣,道:“昨晚我和你娘已經決定,不容再議。轍兒、八娘你們繼續昨天的書往後讀著,軾兒你跟我來。”
蘇洵、蘇軾走出書齋後,蘇八娘跑到程夫人身邊,晃著她的胳膊,哀求道:“娘,別讓弟弟去道觀好不好!那裏環境不比家裏,弟弟還小……實在不行去半年……半年不行,一年也行啊,三年實在太久了。”
程夫人拉著蘇八娘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昨天你爹讓我兄長消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表明要將軾兒送去道觀磨練心性、修養身心,明麵上是去天慶觀悟道,實則是去天慶觀北極院求學。張易簡道長學識淵博,求學之人近百人,軾兒去那兒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她看了眼門外正和蘇洵交談的蘇軾,感慨道,“希望軾兒能明白爹的良苦用心。”
蘇轍道:“那我也要去!”
程夫人道:“你太小了,還是乖乖在家陪你姐姐讀書吧。”
“他想去就讓他去吧。”蘇洵說著踏進門來,身後跟著蘇軾,看其神色不錯,應該是蘇洵給他講明白了。
蘇轍歡呼道:“太好啦!”
三日後。
天慶觀。
蘇洵父子三人驅車來到了天慶觀附近,後麵是山路,馬車不便行走。蘇洵讓車夫阿宗在此候著,書童蘇簡扛著行囊一同步行而上。阿宗比蘇軾大十歲,自幼在蘇軾侍奉,雖年輕,但對駕車頗有天賦,阿宗的父親年邁後便由阿宗子承父業,繼續駕車。
蘇軾和蘇轍平時很少在山間玩耍,看著沿途風景興奮不已,恨不得馬上抵達目的地,放下行囊出來玩耍一番。四人走了很久,終於來到天慶觀。
門口一位看樣子和蘇軾年齡相仿的道童打扮的少年百無聊賴地坐在石階上扔石子,見有人前來,數了下,自言自語道:“一、二、三、四……怎麼多了一個?”他起身行禮後道,“幾位可是蘇官人一行?”
蘇洵答道:“正是。”
少年大喜,拍拍屁股上的灰,道:“師傅讓我在此恭候,諸位請隨我來。”
蘇軾見少年與自己年歲相仿,問道:“在下蘇軾,敢問道童如何稱呼。”
少年震驚道:“原來你就是蘇軾啊,久仰大名。我不是道童,我和你一樣是來此求學的學生,我叫陳太初。”
蘇軾看其身著道袍,問道:“你也是學生?那你為何如此打扮?”
陳太初解釋道:“來此求學的學子有像你們這樣的世家子弟,也有商賈兒孫,更多的是像我這種市井人家中的孩子。師傅說為防止大家因為衣衫攀比分了階級生出事端,所以來此求學之人都要換上一樣的裝束。”
蘇軾一把摟住陳太初的肩膀,朗聲道:“我最看不慣那些世家子弟的派別之分,大家出來就是兄弟,以後還要陳兄多多照應呢。”
陳太初見蘇軾如此豪爽,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不免心頭一喜,笑道:“這兒的後山可好玩了,等閑暇時我帶你們去。”
蘇軾仰頭環視山中美景,激動道:“好呀!三年時間,我定要將這座山玩個遍!”說完思忖著,這裏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嘛,沒有爹娘管的日子終於要來嘍!
。您提供大神硯曦瑤的軾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