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被貶儋州(2 / 2)

方子容來時路上一直擔心蘇軾不能接受這一安排,沒想到他比自己預想的更加堅強,總算放下心來。“對了,子由等人也相繼被貶,我聽送詔的使者說子由貶往雷州了,此時應該在來的路上。”他停頓片刻後道,“我給了使者些錢私下打聽了下,好像是章子厚聽聞你過得太舒坦,於是決定將你繼續貶謫,因你字子瞻,瞻與儋接近所以將你貶往儋州,雷州的雷字和子由的由字有相同之處,所以將子由貶往雷州。這是太亂來了!”

蘇軾驚愕之餘更是無奈。惠州生活的艱苦程度不容小覷,隻是他樂觀的精神使他學會了接受現狀,學會了苦中作樂。他默默歎息一聲,心念著,看來子厚對我的恨比我想象的還要強烈啊,也罷,他既然想要我的命那就隨他拿去吧,就讓儋州作為我的安葬之所吧!

蘇軾送走方子容後將全家聚集在正堂,立馬召開家庭會議。蘇軾與方子容的聊天已被家仆聽到,很快全家人皆知蘇軾被貶昌化軍這一噩耗,皆不知所措,悲傷不已。所有人到齊後,蘇軾見大家情緒哀傷,強忍內心悲痛,故作淡定地說道:“都別這麼難過嘛,我們之前來惠州之前不也是極其擔憂,來了以後發現這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說不定儋州也一樣,凡事想開點!”(北宋人習慣性稱昌化軍為儋州)

蘇邁道:“既然無法改變,那我陪爹去儋州。”

蘇過道:“兄長留下,還是我陪爹去吧。”

蘇邁態度堅決道:“你和弟妹、孩子剛一家團聚,怎能再度分離,還是我陪爹去儋州。”

範煙霏道:“我可以帶著孩子和叔黨陪爹一同去儋州。儋州條件艱苦,爹年事已高,我和叔黨過去也方便照顧。”

蘇邁、蘇過兩家都嚷嚷著要求隨行。蘇軾很清楚要去儋州必須穿越巨浪滔天的海峽,到底能否平安抵達暫未可知,更別說島上的生活了,這一走也許就是與家人們的永別。他心中悲痛不已,下了艱難的決定:“就叔黨一人陪我吧,你們都留在惠州。就這麼定了!”

眾人仍要求隨行,被蘇軾斷然拒絕。蘇軾態度堅決地說道:“你們若想送我們,最多送到廣州,我去那裏與敏仲道別後,你們就返回惠州。”(王古,字敏仲)

眾人雖不願意,但也不好違背蘇軾的意思,隻得照做。就這樣,一家人以最快的速度為蘇軾和蘇過收拾好行囊,數日後,眾人啟程一路相送蘇軾、蘇過。蘇軾等人先來到博羅縣,與縣令林汴告別,得知廣州知州王古因為采納蘇軾的建議改造城市用水和救助感染瘟疫的全城百姓被貶袁州而自責不已,聽聞詔令剛下達王古應該還沒走,於是臨時決定更改行程去廣州向王古當麵道歉。蘇軾來到廣州後,見到王古,即為內疚,然而王古勸他無需自責,救助百姓本來就是他身為知州的分內之事,縱使被貶也無怨無悔。蘇軾內心百感交集,無以言表。拜別王古後,蘇軾等人繼續前行,蘇軾準備在廣州江邊乘船向西前往梧州,然後再南下路過雷州,跨海抵達海南。喵喵尒説

蘇邁等人將蘇軾、蘇過送到江邊,最不情願麵臨的離別之日終究還是來了……

。您提供大神硯曦瑤的軾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