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宋哲宗駕崩(2 / 2)

元符二年八月,劉清菁誕下長子趙茂。九月,劉清菁被冊立為皇後,趙茂患病。閏九月趙茂早夭。之後數月,劉皇後與嬪妃們並未誕下一兒半女。

元符三年正月,宋哲宗駕崩,宮中大亂。官家突然駕崩,無子嗣繼位,到底立何人為帝引發了朝臣的激烈爭議。

這天,章惇和三省、樞密院的諸位執政大臣們在門下省聚集,黎明詣內東門,宣召入會通門,來到福寧殿。皇太後向氏坐於福寧殿東垂簾之後,章惇等人來到簾前,皇太後聲淚俱下,哭訴官家突然駕崩之事,許久,稍微平複情緒,抽泣道:“邦家不幸,太行皇帝無子,天下事須早定。”

章惇厲聲道:“先帝駕崩,膝下無子,按照禮律,應當立同母弟簡王為帝。”

皇太後道:“神宗皇帝諸子之中申王雖然年長,但因為有眼疾,所以不能立申王為帝。申王不能立,按年齡,理當退而求次,立端王為帝。”宋神宗生有十四子,前麵五位皇子皆亡,宋哲宗趙煦排行老六,申王趙佖排行老九,端王趙佶排行十一,老七、老八、老十皆亡,簡王趙似排行十三,與宋哲宗為一母同胞。

端王素有才華,書法、繪畫、詩文造詣不俗,又經常孝敬皇太後,甚討皇太後歡心。章惇何其聰明,怎會不知皇太後之意,然而端王為人輕佻,當個才子尚可,當肩負國家命運的皇帝不可。他故意揣著明白裝糊塗,和皇太後理論道:“若論長幼之序,則申王為長,應當立申王為帝;若論禮律,則應該立先帝同母之弟簡王為帝。”

皇太後見章惇決口不接端王的話茬,繼續說道:“他們俱是神宗之子,豈容如此分別?論長幼之序,於次應當立端王為帝。再說了,先帝曾說過端王有福壽,又仁義孝順,與諸王不同,立他為帝最合適。”

知樞密院事曾布見皇太後極力擁立端王為帝,便順著皇太後的心意說道:“此事章子厚沒有與我們商量,皇太後下旨便是。”

尚書左丞蔡卞隨聲附和:“當依聖旨。”

中書侍郎許將也急忙說道:“合依聖旨。”

眾人紛紛表示立何人為帝全聽皇太後旨意。章惇瞬間被眾人孤立,縱然自己反對也無濟於事,隻得默然。

數日後,皇太後獨召五位王爺中的端王入宮,章惇等人立於簾前。皇太後道:“先帝無子,端王當立。”

端王推辭道:“申王是長兄,應該立兄長為帝。”

皇太後道:“申王有疾,於次應該立端王你為帝,端王不要推辭。”

端王再三推辭,太後再三堅持,章惇等人就這麼默默地看著,直到皇太後表示出異常堅決的態度,章惇等人才對端王勸說道:“天命所屬,端王應該為宗廟社稷大計考慮,不要再辭了。”

端王這才同意繼位。

。您提供大神硯曦瑤的軾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