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兄弟倆聚少離多,蘇軾雖然很想和弟弟一家團聚,朝夕相伴,但是黃州、惠州、昌化軍三地艱苦的生活讓他望而卻步,他已六十六歲高齡,經不起再次的折騰,隻想平平安安地安度晚年,治田養性。
蘇軾在潤州盤桓數日,告別程之元、錢世雄返回真州,準備在真州小住一段時間等蘇邁來接。多年不見、居於真州的米芾聽聞蘇軾路過此地,急忙跑去相會。
六月初三,盛夏酷暑難耐,蘇軾突然生病,瘴毒大作,出現發燒、腹瀉、呼吸困難等一係列症狀。他急忙吃藥醫治,數日後疾病有增無減,隻得盡快回常州養病。蘇軾乘船過潤州,前往常州。六月十五日,船行至奔牛埭時,錢世雄早已在此等候多時,準備隨蘇軾同去常州。
數日後,蘇軾回到常州,住進孫家宅養病,並自己診治開藥,期間病情忽好忽壞。
七月十二日,他病情突然有所好轉,並寫詩贈予錢世雄。然而七月十四日,他病情又極度惡化,發燒不可言,齒間出血不止,讓蘇邁、蘇迨、蘇過等人頗為心憂。蘇軾預感自己命不久矣,於是寫信給蘇轍交代後事,並請弟弟為自己撰寫墓誌銘,同時將自己所撰的《易傳》、《書傳》、《論語說》托付給錢世雄,請他予以保管。
七月十八日,蘇軾病情再度惡化,臥床不起。他將蘇邁、蘇迨、蘇過等人叫到床邊,見大家傷心欲絕,安慰道:“我這一生從沒做過惡事,死後必定不會墜入地獄,你們就別擔心了。”話雖如此,但蘇邁等人依舊傷心不已。好不容易熬了這麼多年,一家人終於團聚,蘇軾卻不行了。
就這樣,蘇軾奄奄一息地在床上睡了數日,當七月二十三日他再次睜眼時,多年好友徑山寺住持維琳不知何時已坐於床邊。蘇軾又驚又喜,知其遠道而來探病,感激不盡。隨後的日子,維琳與錢世雄終日陪伴蘇軾左右。蘇軾雖已病入膏肓,時常昏睡,但精神意識仍然清醒。每當醒來時就與二人參禪論道,淡然生死。
七月二十八日,蘇軾再次從昏睡中清醒過來,此時的他聽覺、視覺漸失,精神恍惚地將頭歪向一側,兒孫聚於床邊,掩麵哭泣。
維琳在蘇軾耳畔大聲說道:“端明宜勿忘西方極樂世界啊!”
蘇軾喃喃回應著:“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沒有,但不是用力就能到達的。”
錢世雄湊上前去喊道:“先生平時踐行於此,更須用力到達。”
蘇軾道:“用力就錯了。”
蘇邁急忙湊上前去,想趁著蘇軾還有意識順便再問下後事和臨終囑咐,然而蘇軾並沒回答,隻是靜靜地躺著。蘇邁心跳加速,一種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他伸出顫抖的手探到蘇軾鼻下,全無一絲氣息,當即放聲哭喊著:“爹!”
哭聲肆起,響徹雲霄……
。您提供大神硯曦瑤的軾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