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溘然長逝(1 / 2)

三月底,河道恢複正常,蘇軾、劉安世兩家結伴北上。蘇轍寫信邀請蘇軾來潁州同住,而蘇軾的朋友們此時也已恢複自由身安居各處,紛紛相邀蘇軾來自己所在的州安家。蘇軾雖然很想去常州,但是盛情難卻,於是在各州之間搖擺不定,遲遲拿不定主意。一番思量後,他拒絕了所有人的邀請,決定回常州居住,畢竟自己已無太多積蓄,不想因為一大家子人再拖累弟弟和朋友們。蘇轍見蘇軾執意不來,隻得再度勸說,並拜托朋友們相勸,最終在大家的勸說下蘇軾決定舉家搬遷到潁州與蘇轍同住。主意已定,蘇軾安排蘇邁等人先回常州搬家,自己著帶著蘇過等人一路慢行,去真州等候。

五月。

蘇軾抵達真州,隨後去潤州金山寺與程之元及其所帶的親屬、錢世雄相見。大家久別重逢,閑話家常。蘇軾與程之元、錢世雄結伴同遊金山寺。三人在寺中閑逛著,錢世雄對蘇軾道:“子瞻,你之前拜托我在常州幫你找房子,我已經找到了。你們可以先借住在一戶姓孫的人家,宅子環境不錯,住的下你們一家幾十口人,等你過去穩定了,找到更合適的住處再換不遲。”

蘇軾滿含歉意地說道:“多謝濟明,但是前段時間子由非讓我去潁州,我思考許久還是答應了他,所以常州可能就不去了。害你白忙活一場,實在抱歉。”(錢世雄,字濟明)

錢世雄擺了下手,笑道:“那有什麼,我改日去常州還了孫家宅便是。”

幾人漫步閑聊許久,蘇軾對程之元道:“官家親政後,各地公事隻怕又要變動,德孺最近可還順遂?”(程之元,字德孺)

程之元長歎一聲:“也就那樣吧。官家親政後,朝局動蕩,官員更迭,真是前途未卜,事事難料啊!對了,我聽有傳言說朝廷欲重用兄長,兄長東山再起指日可待。”

蘇軾淡然道:“經曆了黃州、惠州、儋州數年,我已心似已灰之木,無欲無求,再也不想參與朝廷諸事,隻願身無所係,逍遙於世,換的一方寧靜。”說完不由吟誦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係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程之元感慨道:“一入仕途便身如浮萍,想要置身事外,換的一方寧靜真的太難了。”

蘇軾突然意識到潁州離汴京距離太近,如果自己搬去潁州居住無異於給有心之人一種危險的信號——他可能會重回高位。他雖無心進取,但是此時的名聲、威望以及他要被提拔的傳言勢必讓他再次成為部分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想到此,他對錢世雄說道:“濟明,房子你別還了,我決定回常州居住了。”㊣ωWW.メ伍2⓪メS.С○м҈

錢世雄震驚道:“為何突然變卦?”

蘇軾淡然道:“圖個清靜。”

晚上,蘇軾寫信給蘇轍表明自己與程之元相會聞得北方事,決定不去潁州了。如今已決計居常州,並借得一孫家宅,環境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