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為無為,則無不治。
怎樣理解這一章的思想內容呢?這一章分兩部分,從開頭至“民心不亂”,這裏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為人類社會描述出一幅理想的社會遠景,使人類對這一理想社會充滿向往。後麵為第二部分,寫如何努力實現這一美好遠景。這一部分又分兩層,告誡人們要實現美好遠景,要先物質後精神。物質方麵首先是解決溫飽問題,其次是在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礎上再關注人們的身體健康。概括講就是首先讓人們豐衣足食,然後考慮健康快樂長壽。這一章的主要思想就是讓人們豐衣足食的生活,健康快樂的生活,為此建立一個和諧社會。這就是“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為無為,則無不治”。概括起來講就是無為而治。
要建立一個無知無欲的和諧社會,關鍵是要以人為本。怎樣以人為本呢?就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一句話,就是讓人吃飽肚子,穿暖身子,然後關心人們的身體健康,讓人們快樂生活,這就是以人為本。
一為什麼要以人為本?
《孟子·盡心下》第十四章做了回答。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幹水溢,則變置社稷。”孟子說:“百姓是最重要的,土穀之神次於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輕些。所以得到許多百姓的擁護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諸侯,得到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諸侯危害了土穀之神,那就改立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壯的,穀物是清潔的,又是按時祭祀的,然而還是幹旱水澇,那就改立土穀之神。”一句話,有了人,才有天子。有了人,才有穀神、社稷,沒有人一切都是空話。隻有以人為本,尊重全體人民,以老百姓為天下貴,然後才有穀神,然後才有天子。天子不能為百姓服務,穀神不能為百姓祈福,那麼,天子的地位就會百姓推翻,穀神也無法享受百姓的香火。沒有百姓的擁護無所謂天子,沒有百姓的供奉也無所謂穀神。
二怎樣務“以人為本”之本?
《孟子·梁惠王上》第三章回答了這個問題。“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大王如果想施行仁政,為什麼不從根本上著手呢?在五畝大的宅園中種上桑樹,五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絲綿衣服了。雞狗豬等家禽家畜好好養起來,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有肉吃了。百畝的耕地,不要去妨礙他們的生產,八口人的家庭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認真地興辦學校,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反複教導子民,頭發斑白的人也就不會在路上負重行走了。老年人有絲綿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是從來沒有過的。
《孟子》這一章內容與老子“實其腹”,“強其骨”的內容如出一轍,就是發展生產,使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老有所養,解決老百姓的生老病死問題,然後開辦學校,教化百姓,使風氣向善,這就是務“以人為本”之本。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先抓好物質文明,再抓好精神文明,這樣,國家就會穩定,社會就會和諧,人民就會幸福安康。
三為什麼要務“以人為本”之本?
《孟子·滕文公上》回答了這個問題。孟子曰:“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於民有製。陽虎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滕文公問孟子治理國家的事情,孟子說:“人民有一個基本情況:有一定的財產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一定的財產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等到他們犯了罪,然後加以懲罰,這等於陷害百姓。哪有仁愛的人坐朝。卻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賢明的君主一定認真辦事、節省費用、有禮貌地對待部下,尤其是征收賦稅,要有一定的製度。陽虎(即陽貨,魯季氏家臣)曾經說過:“一心要發財致富,便不能仁愛了,要仁愛,便不能聚斂錢財。”這就是古語講的“倉廩足,知榮辱”,解決了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保障問題,老百姓就會遵紀守法,如果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權利都得不到保障,那麼,就像古語講的“饑寒起盜心”,這就是為什麼要這樣務“以人為本”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