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無能為力時,也不要放棄,要培養自我的心靈自由,將自我引向積極和美好的一麵。凡事都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有樂觀的一麵,也有悲觀的一麵。就好比一個碗缺了個角,乍看之下,好似不能再用,若肯轉個角度來看,你將發現,那個碗的其他地方都是好的,還是可以用的。若凡事皆能往好的、樂觀的方向看,必將希望無窮;反之,一味地往壞的、悲觀的方向看,定覺興致索然。
激發潛能,永遠進取
讓自己發揮能力和讓自己的潛能充分燃燒,它們所散發出來的能量是大不一樣的。無論做任何事情,隻是盡心盡力還遠遠不夠,這樣你最多比別人幹得好一點,卻無法從平庸的層次跳出來。隻有竭盡全力,發揮出別人雙倍的能量,你才會有優秀的表現。
年輕的吉米·卡特從海軍學院畢業後,遇到了當時的海軍上將裏·科費將軍。將軍讓他隨便說幾件自認為比較得意的事情。於是,躊躇滿誌的吉米·卡特得意揚揚地談起了自己在海軍學院畢業時的成績:“在全校八百二十名畢業生中,我名列第五十八名。”他滿以為將軍聽了會誇獎他,孰料,裏·科費將軍不但沒有誇獎他,反而問道:“你為什麼不是第一名?你盡自己最大努力了嗎?”這句話使吉米·卡特驚愕不已,很長時間答不上話來。
但他卻牢牢地記住了將軍這句話,並將它作為座右銘,時時激勵和告誡自己要不斷進取,永不自滿和鬆懈,盡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最後,他以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永遠進取的精神登上了權力頂峰,成為美國第39任總統。
麵對競爭,隻要是自己認為有希望的,就全力去做。每天結束時,都要問問自己:是否已經竭盡所能了?要永遠盡力而為,誠實努力。如果你切實遵行,到了最後,你一定會得到豐碩的果實。
機遇要靠自己創造
保羅·高爾文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創始人。他10歲時,在一個名叫哈佛的小鎮上讀書。哈佛鎮當時是個鐵路交叉點,火車一般都要在此停留,加煤加水。於是,許多孩子趁機來到火車上賣爆米花,為自己賺點零花錢。
高爾文發現這裏很適合做買賣。於是,他也加入到了賣爆米花的行列。除了到火車上叫賣,高爾文還想了許多辦法來增加銷量。他做了一個爆米花攤床,用車推到火車站或馬路上叫賣。為了使爆米花的味道更加可口,他往爆米花裏摻入奶油和鹽,更加贏得顧客們的喜愛。
有一次,哈佛鎮下了一場大雪,幾列滿載乘客的火車被大雪封住無法前進。高爾文瞅準時機,趕製了許多三明治拿到車上去賣。三明治做得並不太好,但饑餓的乘客們仍搶著購買。高爾文因此又發了一筆小財。
夏天到了,高爾文又推出了一種新產品——蛋卷冰淇淋。他將一個箱子用吊帶挎在肩上,在箱子的中部放上半加侖冰淇淋,箱邊上刻出一些小洞,正好堆放蛋卷,然後拿到火車上去賣。這種新鮮的蛋卷冰淇淋很受歡迎,生意異常火爆。
賣爆米花的經曆,培養了保羅·高爾文對市場動態敏銳的把握能力,以及創造機遇的能力。因為,成功者善於創造機遇,勇於創造機遇。
機遇不能消極等待,更不能拖延。如果你寄希望於等待,寄希望於運氣,那麼,你最初的熱情和你已經花費的精力都將在消極等待中消磨殆盡。因為拖延,你將會失去眼前的機遇,最終則導致失敗。
送給工作幾年仍迷茫的人
犧牲休息時間,打造自己的專業能力;敢於嚐試,有按著自己直覺走的勇氣;仔細思考自己的長處,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修煉自己的情商,不斷提高與人溝通協調的能力;結識更多圈裏的高手,新的工作機會往往來自這裏。
03愛崗敬業是勝任的起點
敬業與否,直接決定了你在職場上的生存與發展前景。
每一個崗位都是展示才華的舞台。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崗位,哪怕是從事刷馬桶的工作,也一定要熱愛它,並竭盡全力。一個人處處以主動盡職的熱情態度工作,即使從事最普通的職業也能增添個人的榮耀。
許多年前,一個妙齡少女來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說她將在這裏正式步入社會,邁出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幹!
讓她想不到的是在上班的第一天,上司就安排她洗廁所——她從未幹過粗重的活兒,心理暗示的作用更是使她難以忍受。而上司對她的工作質量又要求特別高,要她必須把馬桶擦洗得光潔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