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勝任力決定終身受雇力(4)(1 / 3)

杜蘭特先生經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這些工作都是他親自做的。後來,他發現道尼斯在辦公室裏,便招呼道尼斯過來幫忙,並養成了習慣。

現在,道尼斯已經成為杜蘭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擔任其下屬一家公司的總經理。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升遷,就在於每天驅策自己多做些工作。

真正的成功是一個過程,“比別人多做一點點”,是將勤奮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的過程。

當亨利·瑞蒙德在美國《論壇報》做責任編輯時,剛開始時他一星期隻能掙到6美元,但他還是每天平均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往往是整個辦公室的人都走了,隻有他一個人還在工作。“為了獲得成功的機會,我必須比其他人更紮實地工作。”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當我的夥伴們在劇院時,我必須在房間裏;當他們熟睡時,我必須在學習。”後來,經過每天“比別人多做一點點”的長期積累,他成了美國《時代周刊》的總編。

在建立了“比別人多做一點點”的好習慣之後,與四周那些尚未養成這種習慣的同事或同行相比,你已經具有了優勢。這種習慣使你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會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選擇你。如果你能比別人多做一點,能比分內的工作多做一點,那麼,不僅能彰顯自己勤奮主動的美德,而且能發展一種超凡的技巧與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強大的勝任力。

主動就是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裏

王蒙先生在論述人在境遇中的主動性美德中有這樣一段話:“人在境遇中的主動性,就是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依天行健,自強不息。關鍵在於什麼情況下都有事幹,至少是有科目要學。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活計,長進的可能,積累的可能。找不到百分之百的可能就找百分之一的可能或千萬分之一的可能,一點點可能也要發揮其作用,而毫不在乎有什麼說法,有什麼眼神。”

我們必須清楚,沒有成功會自動送上門來,也沒有幸福會自動降臨到一個人身上。這個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需要我們主動去爭取。愛情、財富、友誼、工作……莫不如此。唯有那些主動出擊、善於創造機會和把握機會的人,才有可能從最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尋覓到一絲機會,用積極的行動改變自己的處境,使自己的人生之船到達理想的彼岸。

勝任者大都明白: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主動爭取,並且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沒有人能保證你成功,隻有你自己;也沒有人能阻撓你成功,隻有你自己。要想獲得成功,你就必須敢於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沒有人會給你成功的動力,同樣也沒有人可以阻撓你實現成功的願望。

養成了積極主動的工作習慣,就掌握了個人進取的精義。那些以無比的熱情看待自己工作和事業的人,總能發掘出無窮的機會。相反,那些被動的人隻能永遠等著別人給他安排任務,而且還要推脫搪塞,在這同時,他也推掉了機會。

隻有積極主動,才會讓老板驚喜地發現你實際做的事比你原來承諾的更多,你才有機會獲得加薪和升遷。如果你隻是盡本分,或者唯唯諾諾,對公司的發展前景漠不關心,你就無法獲得重視,你隻能得到屬於你應得的那一部分,當然,這往往比你想象的要少。

敷衍工作就是敷衍自己

公司是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你通過自己積極主動的工作,為企業做出貢獻,企業通過你的工作取得了效益,因此,它除了給你報酬,還給你提供了機會,讓你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如果你對工作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實際就是敷衍自己。

晶晶現在對自己的工作一點幹勁兒也沒有,她是公司文秘兼內勤,公司大大小小瑣碎的事情都會找到她。她覺得自己在這份工作中找不到任何動力和激情,學不到任何本領和技能,所以感到很鬱悶、很壓抑。她覺得老是這麼“打雜”沒有什麼意思,她希望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些,更加豐富多彩些。因此,她一直盤算著“另謀高就”。

不管你是做文秘,還是銷售或客服,都是一樣的。事實上,所有具體的工作永遠都是繁雜瑣碎的。可以說,現代職場上的所有工作在你幹了三個月之後都會變成簡單的重複勞動。所以,枯燥乏味不是因為工作本身,而在於你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工作對整個公司運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