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4)(2 / 2)

【2】初到任的做法。利用下班時間,把公司所有的資料都翻出來看,包括過去做了哪些決策,連續幾年的業績表現,還有人事、績效資料,了解越透徹,越容易思索下一步策略與人事的布局,避免重蹈覆轍。

【3】結合興趣和能力。找到自己興趣和能力結合最突出的一點,不能盲目地看好某個行業或公司就選擇跳槽,要看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及看自己是否有能力達成。

邁出去,尋找更廣闊的天地

有些東西看起來值得珍惜,但這種眼前的利益往往是阻礙你獲得更大成功的根源。當新的機會到來時,勇於放棄已經獲得的東西,你多半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拋開的不過是一把雖能遮風擋雨,但又會阻礙視線的雨傘,自己因此看到的卻是更加廣闊、更加壯麗的江山圖景。

——李開複

年9月4日早晨9點整,李開複正式宣布離開Google,毅然放棄Google總部給予他的1000萬美元的天價薪酬,選擇離職自主創業。作為他職業生涯一次重要的選擇,李開複無疑有著充分的思考和內心推動。

麵對鋪天蓋地的質疑,李開複坦言這次選擇是自己“追隨我心”的選擇。在Google的四年,對他來說,是既令人興奮,又十分辛苦的一段日子,所有的經驗、所有的成敗換來的耐壓能力,以及能夠從容應對狂風暴雨般危機的能力,都已經融入他的血液中。麵對Google未來四年天價薪水的邀約,他也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目標不是管理更大的團隊,而是要追求從無到有的創造,以及突破自我的樂趣。於是,李開複選擇追隨自己內心的呼喚,放棄高待遇的職業經理人生涯,邁步出去,變成一個帶領年輕人的創業者,在未來的日子裏,李開複將和中國的年輕人並肩作戰。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段大膽的旅途,李開複會走得更好,而且新的選擇也會給他的人生帶來更豐富的經曆和更多的機會。

李開複的選擇,許多人都不理解,表麵上他放棄了自己的優勢,踏足全新的領域,就很難取得之前的成就。但這些人都忘記了,對於一個有更高追求的人,曾經的功績是榮譽,也是阻礙,阻礙他獲得更大的成功。

職場,是不斷迎接挑戰和選擇的角鬥場。工作時間久了,見識多了,也容易被眼前的喧囂所迷惑,無法把握自己未來的方向。也許滿足於眼前的利益,忘記了再往前看,忘記了去看更廣闊天地的願望。有時候,迷戀一時的成績,不僅限製自我的發展,還堵住了自己發展其他的可能。有一個寓言故事意味深長。

有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裏。兩座山之間有一條小溪,是這兩座山裏唯一的飲水來源。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兩人成為好朋友。

不知不覺,兩個和尚在每天誦經、下山挑水、回山做功課的過程裏一起度過了五個春秋。

忽然有一天,左邊山上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山上的和尚以為他錯過了時間,不以為然。但隨後的數天裏,右邊山上的和尚一直沒見到他,擔心他生病了,於是爬上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

右邊山上的和尚爬到山上,見到他的老朋友正在廟前打著太極拳,一點兒也不像生病沒水喝的樣子。右邊山上的和尚於是好奇地問道:“你已經好多天沒下山挑水了,難道你不用喝水嗎?”左邊山上的和尚笑著說:“來,我帶你去看看。”他帶著右邊山上的和尚走到後院,後院裏多了一口井。“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前些天終於挖出水來。我們現在年輕,自己挑水不是問題,倘若我們年老或是生病時,還能指望別人給我們挑水嗎?現在,我不必再下山挑水,有更多的時間來練習我喜歡的太極拳了。”

在職場裏,工作就像是挑水,做久了,常常為了挑水而挑水,而忘記了尋找其他更便利、更有發展的出路。要知道,增長的不隻是閱曆和工作經驗,還有我們的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一次選擇的機會成本就越來越大,做出另尋出路所需要的勇氣也越來越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極限,在工作中也是,如果在舊有的環境裏難以得到成長和突破,那麼不妨學學李開複,邁出去,尋找更廣闊的天地。

李開複的職場聖經

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應該跳槽?

【1】回顧追求。重看自己的追求,看自己與將要達成的目標還有多遠距離,可以在適當的時機裏選擇追求個人目標。

【2】選擇暫時離開。利用長假時間,暫時擺脫工作的壓力和慣性,在這段平靜期裏仔細考慮自己何去何從。

【3】注意行業前景。要多方麵考慮將去行業的發展前景,結合個人能力,看自己能否有所作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