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苑》
是漢代劉向所作。劉向是漢代著名的經學家、文學家。他采取曆史上古聖先賢的事跡和流傳下來的格言警句來引起皇帝的警戒,整理成書,是為《說苑》。漢成帝閱後,“雖不能盡用,但喜歡他的言論,常常慨歎”。《說苑》全書共二十篇,取材廣博,上自周秦經子,下及漢人雜著,左右采獲,兼收並蓄,集中反映了劉向的治國理想和政治方略,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兼采道、法、墨等家思想,探討了政治之本、君臣為政之道等政治治理的重要問題,可以說是集先人智慧之大成。
劉向
向睹俗彌奢淫,而趙、衛之屬起微賤,逾禮製。向以為王教由內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詩》《書》所載賢妃貞婦,興國顯家可法則,及孽嬖亂亡者,序次為《列女傳》,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傳記行事,著《新序》《說苑》凡五十篇奏之。數上疏言得失,陳法戒。書數十上,以助觀覽,補遺闕。上雖不能盡用,然內嘉其言,常嗟歎之。
——《漢書》
匡衡抗疏功名簿,劉向傳經心事違。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杜甫《秋興八首》
《便宜十六策》
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諸葛亮所作。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玡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便宜十六策》是諸葛亮著作《諸葛孔明異傳》第四卷,分為治國、君臣、視聽、納言、察疑、治人、舉措、考黜、治軍、賞罰、喜怒、治亂、教令、斬斷、思慮、陰察共十六策,是他最為重要的軍事理論著作之一。在此書中,諸葛亮以精辟的語言,結合自己幾十年的高層管理經驗,係統闡述了組織、領導、用人、考核、激勵等方麵的重要策略。雖然該書成書至今已將近兩千年,但是曆久彌新,對於現代管理理論和實踐仍然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諸葛亮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製,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恥;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陳壽
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誕靜邦內,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於未夷。
——楊戲
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張裔
諸葛亮善治國,軍機之略其亦可代為。
——賈詡
劉備不足為懼,吾實懼諸葛亮耳。
——曹操
諸葛亮具異人之略,若效於江東,吾不愁大事不成也。
——孫權
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實為國之棟梁也!
——劉曄
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傅幹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劉備
諸葛,天下奇才也!
——司馬懿
朕聞卿(陳壽)之言,曉諸葛亮之能也!今天下已定,朕立武侯祠,乃為祭其忠貞。
——司馬炎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
軍在於治。諸葛亮連年征戰而兵無厭言,乃至於此。
——劉伯溫
史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者,唯諸葛亮能為之。
——康熙
端推諸葛是完人!
——乾隆
《度心術》
是唐代李義府所作。李義府在其時與來濟俱以文才聞名,人稱“來李”。李義府為人甚偽,與人交往表麵恭順而內心狡譎,人稱義府笑中刀。《度心術》分為度心、禦心、擒心、欺心、縱心、構心、逆心、奪心、警心、誅心十卷,是李義府素來為人處世之經驗總結,從中可以學習如何揣度他人心理,如何在方寸之間瓦解對方的敵意和鬥誌,掌握這門為人處世的絕學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