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驅散小氣(8)(1 / 1)

小氣的人大都隻考慮了自己的需要,那麼在小氣的時候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感受自己的做法,將會是理解解決問題的更好的思維方式。因為在與人相處之中,沒有兩個人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是完全相同的,這些不同的看法導致了不同的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小氣”的行為背後都隱藏了自己對對方需求的忽視,當我們看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同理心”,講得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的技巧,這樣的技巧會幫助我們解決許多難題。下麵我們先看一個“同理心”的案例。

一位同學在大一開學的時候被選為班長,他覺得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職位,於是積極配合學院的規定,嚴格要求班裏的每一位同學,並且製定了嚴格的製度,比如每次上課的遲到早退紀錄,每一周的衛生檢查等等。於是有許多同學因此“慘遭毒手”,雖然班級的風氣非常好,但是在第一學期期末的時候評選班級優幹,這位班長的票數是所有班委中最少的,班長覺得非常意外,也覺得很受打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他處於情緒的低穀期,於是他找到了心理老師,老師聽完之後告訴他:“嚴格的製度是好的,不過你麵對的是班上幾十位年輕人,大家誰也不喜歡被別人居高臨下地管著。換了是你,如果因為意外的事情遲到,就被人在班會上毫不留情地批評,你會是什麼感受?”班長不語,然後心理老師教給他一個方法,那就是“學會用同理心管理同學”。

於是在第二個學期,班長聽取了心理老師的意見,首先請班裏同學向自己提意見,然後改變了製度中一些比較死板的條款,然後自己帶頭,以比其它同學更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慢慢地,大家與他的關係越來越好,不再把他當作是與他們“對立”的。其末結束的時候,他被同學們評為了優秀班幹部,還得到了連任。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生活中其實很多,學會用“同理心”這樣的技巧,站在另外一個角度看看自己的行為是否小氣,不但可以幫助你戰勝小氣,更重要的是增加你人生的智慧。

戰鬥啟示:

對別人“大氣”,就是給自己更多的收獲。因為失去了焦慮和不滿,我們的人生隻會越來越快樂。小氣不能帶來事情的改善,隻有讓心徹底放寬,我們才能更好地麵對生活,讓自己這短短幾十年活得輕鬆一些,快樂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