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在春在太和殿的突然發力,令在場的文武官員為之震動,盡管這位同治爺金口玉言許諾所有問題隻查不究,但凡明白人都知道如果查出問題將肯定不再受皇帝重用,無異於自絕仕途。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看來這年關、年關,真成了一道關口,在京師上千名官員的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大清帝國即將迎來同治十四年的第一縷陽光。
醜時剛過,小順子就跑進來“皇上,皇後及慧貴妃、珣妃、瑜妃、瑨嬪,都在坤寧宮等萬歲爺給皇太後、聖母皇太後拜年請安。(按照滿人風俗,過年是要守歲的,而且天不亮就要給長輩拜年。滿清入關後,皇家依舊保持這原來的風俗。)小順子侍奉高在春穿戴整齊後,就帶著眾妃嬪來到慈寧宮給兩位太後請安拜年,“兒臣,臣妾給皇太後、聖母皇太後請安,恭祝皇太後、聖母皇太後新年吉祥。”高在春和眾妃嬪跪下給兩位皇太後請安。宮內因為接到即將進行節約開支的旨意,所以各項擺設也不如以前豪華,應景的事物也少了不少,但依然透著皇家的富貴與威嚴。
慈安笑著說:“皇兒昨兒個的一番話可真令人振聾發聵,不過皇兒也不要做的太過分,畢竟我們大清國還是要靠這幫人來治理的。”
“兒臣定當謹記皇太後教誨。”高在春再次行禮謝過慈安。
“好了,時間也不早了,皇兒該去太廟祭祖了。大臣們該等急了吧。”慈安囑咐道。
“兒臣這就去,皇後,你陪兩位太後聊幾句吧。”高在春對皇後說道。
高在春行禮後退出慈寧宮,在小順子等的引領下步入太和殿,滿朝文武大臣都在太和殿前廣場等候上朝給皇上頌福。“上朝。”隨著太監的高聲唱喊。文武大臣們依次進入太和殿。
“臣等恭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家免禮。”又是一番繁文縟節的禮儀之後太常寺卿出班奏道:“臣請皇上禦移駕太廟、社稷壇祭祀祖宗天地。”
“好吧,朕這就去。”
接受完朝臣的祝賀後,天色已微明,時間幾近卯時,高中春出午門自天安門中門出來後,左拐進入太廟正門,又是一番繁瑣禮節,高在春先在太廟正殿依次拜祭過列位祖先,太常寺卿在一邊誦讀這什麼祭文,其實高在春一句也沒聽進去,心想反正自己不是真正的同治皇帝,自己穿越到同治身上,也算是篡奪了滿清的江山了,也不知大清的列祖列宗是否怪罪自己,**哈赤們可別弄出些噩夢來嚇唬自己,高在春雖然是後世人,不大信鬼神,但在這莊嚴陰森的太廟裏還是有些害怕。於是嘴裏念叨著請他們原諒,一定要把清拯救過來,讓大清國強盛等誓言。
好容易除了正殿,又到東西配殿,拜祭有功的親王、大臣們,宣讀了太常寺寫的祭文,這是時間已近午時。結束了在太廟的祭拜高在春出太廟正門,右拐穿過天安門,沿金水河來到社稷壇正門,這裏是曆代帝王祈求大地五穀豐登的地方。高在春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祭文念了起來,本來這篇祭文應該由太常寺來寫,但高在春為了要駁斥修路采礦影響山神土地,及祖宗神靈的安寧,於是親自寫了這篇祭文。
高在春的文筆在後世就一般,穿越後隨跟翁師傅學了一些文言文,但真正用起來還是頗為棘手,但時間不等人,也不管那麼些了,半文半白的連夜寫下了《罪己詔告天地、神靈、祖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