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湖泊或者水窪旁力,時常會看到一隻隻的蜻蜓在水麵低飛,不時將尾部觸碰水麵,激起一圈圈的水紋,這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蜻蜓點水”這個現象已經為人所熟知,可是蜻蜓為什麼要“點水”呢?難道是它在玩耍麼?這裏麵又包含著怎樣的學問呢?
原來蜻蜓點水並不是在玩耍,而是雌蜻蜓在產卵。蜻蜓的卵孵化成幼蟲需要在水中生活,所以蜻蜓要在小河邊、水塘裏產卵這也就形成了我們所常見的“蜻蜓點水”的現象。
一、蟑螂爬過的食物為什麼會發臭?
蟑螂與恐龍是一個時代出現的生物。據化石證實,原始蟑螂在約4億年前的誌留紀出現於地球上。我們發現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從煤炭和琥珀中發現的蟑螂,與各家櫥櫃中的並沒有多大差別。億萬年來,它的體形和特征沒發生什麼變化,但其生命力和適應力卻越來越頑強,一直繁衍到今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一隻被摘頭的蟑螂還可以存活10天,10天後死亡的原因竟是因為過度饑餓。
蟑螂白天總是隱蔽在陰暗的地方。一到晚上,就會出沒在房間、倉庫等地方。尤其在不夠清潔幹淨、常有油汙的地方,如廚房裏蟑螂的數量最多。
蟑螂屬雜食性昆蟲,能吃的東西很多,包括麵包、米飯、糕點等各種葷素熟食品以及瓜果、飲料等等,蟑螂還有嗜食油脂的習性,諸如植物油、香麻油等。在食糖中,紅糖、飴糖對它們的引誘力最強。此外,蟑螂還吃痰、糞便等髒東西。
但是為什麼蟑螂爬過的地方會發臭呢?原來蟑螂的身體裏有一種獨特的腺體,能分泌出遊臭味的油狀物。在它吃過或爬過的東西上,往往會留下這種難聞的氣味,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蟑螂臭”。
蟑螂不僅在食物上爬、吃,而且還在食物上嘔吐和排泄。因此,蟑螂會將一些諸如傷寒、痢疾、霍亂等傳染病帶給人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裏,可以通過“蟑螂臭”這種怪味,發現被蟑螂汙染過的食品、紙張、衣物,以便及時作出處理,避免被害蟲傳播疾病。此外,也要注意居室衛生,保持飲食清潔。
二、蚊子為什麼在黑暗中能夠精確地叮到人?
夜裏叮人吸血的蚊子,盡管在黑暗中看不到人,可是它卻可以準確地落在人的皮膚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雌蚊是用腦袋上的觸角以及三對腿上的“傳感器”來尋找人的。人在呼吸的時候,呼出二氧化碳。當雌蚊“聞”到二氧化碳時,就盤旋在人的周圍,接著會“聞”皮膚散發出來的汗味。並且還憑借近距“傳感器”來感應皮膚的溫度與濕度。假如它覺得都不對自己的口味,它就不會去叮咬。假如覺得非常合適,馬上就會落下來,用細長的刺吸口器快速刺進皮膚裏,而且還將含有抗凝血酶的唾液注人傷口裏,使得血液不會凝固,就像噴油井一般被源源不斷地流入蚊子的腹部。當蚊子的腹部被撐得通紅的時候,受害人仍舊沒有感覺,這是蚊子得以生存的“絕技”。
隻有當唾液裏的碳酸或者其他刺激性物質發作的時候,被叮咬的人才會覺得腫塊氧得要命。但是,蚊子已經逃跑了。
在一樣的環境下,人們被蚊子叮咬的機會並不一樣。出汗而且不愛洗澡的人,皮膚上殘留著乳酸、氨基酸、皮脂以及鹽類,蚊子聞到這類物質的氣味以後,連忙趕到。當皮膚寒涼潮濕的時候,就不容易招惹蚊子,嬰幼兒與成年人相比較,非常容易招引蚊子,胖人與瘦人比較,胖人容易招惹蚊子。年輕人和老年人相比較,年輕者容易被叮咬。
三、惡心的蟎蟲是什麼樣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些令人惡心的事實,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不承認,它都是客觀存在的。60%的人臉部有蟎蟲,大多數人的睫毛、眉毛、耳朵和鼻子裏都生有蟎蟲。此外,居室的陰暗角落、地毯、床墊、枕頭、沙發、空調等處,都是蟎蟲滋生的地方。
蟎蟲種類很多,差不多有50萬種,專靠刺吸人的皮膚組織細胞、皮膚腺分泌的油脂等為生,也是繼跳蚤、蒼蠅之後最為猖獗的人類居室害蟲。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主要有塵蟎、疥蟎、蠕形蟎、粉蟎、蒲蟎、果蟎、食甜蟎等。
那麼,這種到處都是的蟎蟲究竟長的是什麼樣子呢?
它們身體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數種類小於l毫米。成蟲有4對足,一對觸須,無翅和觸角,身體不分頭、胸和腹三部分,而是融合為一囊狀體,有別於昆蟲。蟲體分為顎體和軀體,顎體由口器和顎基組成,軀體分為足體和末體。軀體和足上有許多毛,有的毛還非常長。前端有口器,食性多樣。
蟎蟲的種類很多,但寄生在人體的蟎蟲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毛囊蟎,也叫人蠕形蟎;另一種叫皮脂腺蟎,也就是平時我們常說的臉部的蟎蟲。
蟎蟲通常會給我們帶來三大危害:
第一,會引起皮膚的過敏,出現過敏、皮炎等症狀。比如,青春痘、痤瘡、酒糟鼻,以及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皮炎等。
第二,引發蟎蟲病。主要分為三種,即肺蟎病、腸蟎病、泌尿蟎病。肺蟎病的症狀主要是咳嗽、咳痰、咳血、氣喘和胸悶等。腸蟎病的症狀主要是腹瀉、嘔吐,有時有便血,甚至腸道潰瘍。這主要是與我們平時吃了一些有蟎蟲的食品有關。泌尿蟎病是蟎蟲進入尿道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