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鐵樹為什麼難開花——植物界的學問(4)(1 / 2)

1972年2月初。遼寧省海域發生了一次強烈地震。震前一個多月,那裏的許多杏樹提前開了花,含羞草的小葉也出現了反常的閉合行為。

1976年四川地震前夕,“熊貓之鄉”的平武地區出現了反常的一幕:熊貓賴以生存的箭竹突然大麵積開花,花謝後竹子幾乎枯死光了;一些玉蘭樹開花後又莫名其妙地二度開花,桐樹大片大片地枯萎凋零。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爆發。事後人們調查發現,在此前一段時間,唐山地區和天津郊區的一些植物似乎早已預感到災難的來臨,紛紛“亂了手腳”,出現了異常現象:柳樹枝條枯死,竹子開花,蘋果樹結了果實後再度開花……

這些現象不會每次都是巧合。植物異常現象的發生,必定與地震存在著某種必然聯係。

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科學家們從植物細胞生物電的變化入手,研究植物與地震之間的關係。日本專家鳥山曾用一台高靈敏度的記錄儀對合歡樹進行生物電測定。1978年6月10日至6月11日,果然出現了神奇的跡象,合歡樹的生物電流出現了顯著的異常,而這以前四天合歡樹的生物電流都是正常的,這預示著可能有較大的地震發生。果然,第二天在觀測附近發生了7.4級的大地震。在以後的幾天裏,合歡樹的生物電流隨著餘震的減弱而又有規律地減弱了。

為什麼植物能捕捉到地震前兆呢?科學家們給出了一種解釋是:地震在孕育的過程中,由於地球深處的巨大壓力在石英岩中造成電壓,這樣便產生了電流。電流分解了岩石中的水,於是產生帶電粒子。在地震多發區的特殊地質結構中,這些粒子被擠到地球表麵,跑到空氣中會產生一種帶電的懸浮顆粒或帶電離子。空氣中大麵積帶電離子(顆粒)的存在改變了當地的小氣候環境,其中包括地溫、地下水、大地電位、電流以及磁場的變化,直接影響了植物體內的正常生理生化規律,於是使植物產生了異常現象。

雖然目前利用植物來預報地震的研究剛起步,還很不成熟,但我們相信,通過科學家們的持續努力,用植物預報地震的理想一定能實現。

十六、植物為什麼會有自我保護機製?

人類是有智慧的生命,具有自覺的自我保護、防禦侵害的意識,而動物也具有自我保護的本能,當有敵害出現時,它們會逃走或用獨特的方法去抵禦。大多數人可能認為,植物受到昆蟲侵害時隻會默默忍受,它們既沒有手反抗,也沒有腳逃跑。它們沒有辦法對這些昆蟲進行自衛反擊戰。

經過長期觀察,植物學家們發現,麵對敵害,植物會用獨特的方法保護自己。比如,受到舞毒蛾的侵害以後,橡樹的葉子就會集中地分泌一種叫做單寧的化學物質。吃了含有這種化學物質的葉子以後,舞毒蛾就像吃了迷魂藥一樣,迷迷糊糊,反應遲鈍,行動緩慢。

赤楊樹受到枯葉蛾的攻擊時,它們的樹葉就會轉移營養,並迅速分泌出更多的有毒液體。吃不到好東西,這些蛾子就隻好飛向了另一棵赤楊。結果那棵赤楊已經接到了敵害入侵的信號,也迅速地把營養成分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分,而且還分泌出大量有毒液體對付枯葉蛾。科學家們發現,一些植物對於妨礙自己生存的其他植物,也會表現出自我保護的行為。科學家們從種植著野草的花盆裏取出一些水來,澆到蘋果樹的根部,發現蘋果樹吸收這些水後,生長速度明顯地減慢了。科學家認為,野草能夠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對蘋果樹造成危害。植物為什麼會做出這種似乎是有意識的反應呢?目前,科學家對這一問題還無法做出令人滿意的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植物的自我保護機製是普遍存在的,它們獨特的保護方式應該是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通過自然選擇而逐漸形成的。

十七、植物也會欣賞音樂

很多人愛聽音樂,因為欣賞美妙的音樂會使人心情輕鬆愉快。在養牛場或養雞場裏經常播放動聽的音樂,可以刺激乳牛多產奶,促使母雞多生蛋。那麼,植物是否也能通過聽音樂來快速生長呢?

印度的一位科學家十分擅長拉小提琴。他每天早上梳洗完畢後,就在自己的院子裏拉半個小時小提琴。拉完琴之後,他邊吃早餐邊聽音樂唱片。一天,他突然發現院子裏的植物總是比院子外的植物長得快、長得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