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另外一筆令李自成驚喜到全身顫抖的大財富卻依舊來自於皇家的深宮。『可*樂*言*情*首*發(www.klxsw.com)』起先,李自成查看的是外麵國庫中的一本爛賬,這自然令李自成心慌慌、意惶惶。後來,李自成在紫禁城住下,再細致地追查下去,就得出了跟表象完全不同的結果了。原來,大明中央財政的管理一般由兩大部分組成:一個是戶部的太倉庫(又稱太倉銀庫,簡稱銀庫),集中存放從地方征收上來的銀兩,是為國庫。分管這塊的大佬是朝廷的財務大管家戶部尚書。另一個為內庫,皇苑私家的小金庫,由宮內的大太監主管。最初的內庫隻有一個規模不大的內承運庫,擔負紫禁城內所有人員的日常開支。

明隆慶朝一過,內庫的吸金能力便大大地增強了。於是,內庫便在內承運庫之外增添九庫。有關這十個內庫的運行狀態,有時,朝廷中的重臣可以通過熟悉的太監以斑窺豹。

另外,皇帝還有一個純粹暗箱操作的個人小金庫,叫裏庫。關於這個庫的財務儲存實況,宮中隻有兩三個皇帝最信任的大太監負責監管,其他任何人均不準打聽。

崇禎時期,軍費開支驟增。戶部的太倉庫空了,崇禎就通過攤派遼餉、剿餉、練餉三大派征來解決。終崇禎一朝,似乎隻有劉鴻訓、袁崇煥兩個倔強漢逼著崇禎帝從私人的小金庫中拿過三十萬兩現銀。所以,人們懷疑皇帝的內庫中儲藏著巨大的財富,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李自成口袋中有了現銀,一度興致勃勃地鑄造過大順銅錢工部員外郎趙士錦在李自成進城後,一度參與大順政府的財務監督。趙士錦在《甲申紀事》中說:“闖破城之後,日以內庫銀騾車運至西安。見其錠上有鑿萬曆八年字者,聞內庫銀用至萬曆七年止,八年以後俱未用也。陳陳相積,扃麵不發,銀尚存三千餘萬兩,金一百五十萬兩。卒至以國與敵,可為後世有國者之戒。”這個數字全部折算為現銀,就是總價值為四千五百萬兩白銀的一筆巨額財富了。

如此,許多人對於朱由檢的做派就大惑不解了。既然內宮中儲存了大量的銀錢,為什麼朱由檢還經常要向天下臣民哭窮呢?

楊士聰分析自己的老板朱由檢的心理說:皇上看到天下大災,各地錢糧一時收不上來,他不得不做羅雀掘鼠的最壞打算呀,所以,內庫銀是輕易不能亂用的。他也沒有想到曾經在蒙古人、滿洲人的強勢圍攻下,堅如磐石的北京城會在李自成兒戲般的進攻下脆若薄冰,輕輕一碰即破了。楊士聰這番話還是頗有見地的。

劉宗敏這人在大順軍中的資曆很老,威信也高。打起仗來剽悍異常,慣常使用一口八十斤重的鬼頭單刀,騎乘著一匹疾如閃電的棗騮馬,傳說中有萬夫難擋之勇。劉宗敏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他上了火線,臨場發揮的能力超好,常常能化險為夷。所以,李自成在襄陽整軍之時,他可以毫不留情地除掉曹操羅汝才、革裏眼賀一龍等一些雜牌軍的首領,卻絕對離不開自己的嫡係大佬劉宗敏。李自成隻要還在打仗,便離不開傲慢的劉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