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個目的,西方國家之間也展開了競爭。最著名的是在中國發生的日俄戰爭,以及在歐洲發生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些戰爭的起因都是為了獲得對世界的控製權。令歐洲老牌強國意外的是,他們之間的消耗導致了彼此相互削弱,而被後來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介入而分出勝負,但是對世界的控製權利即霸權也被美國順利獲得。試想,如果當時美國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美國不能介入歐洲和亞洲的戰爭,那麼,美國能成為世界霸權嗎?當然不能。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大後果是美軍開始在歐洲、亞洲派駐軍隊,其武力開始控製世界。美國也開始成為世界真正的霸權。
這說明,世界霸權以及世界強國的地位是軍事實力取得的。據說晚清曾是世界經濟實力最大的國家,可是滿族統治階級由於軍事廢弛,不僅不能做到世界霸權的地位,連自己國家無數的金銀財寶、資源都被西方國家侵略一空。顯然,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多少並不是這個國家能不能崛起為世界強國的關鍵,而軍事力量才是其崛起的靈魂。日本為什麼經濟總量很大,連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當不了?因為它不僅軍事力量不足以稱雄世界,甚至在軍事上被美國所控製。統一的歐盟總體經濟實力已經超過美國,但是他們仍然不得不聽從美國的領導,為什麼?因為歐洲軍事力量脆弱到不足以自保,如何稱雄世界?
同時,經濟的發展是離不開軍事的保障的。目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國家利益涉及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無論是原料產地、商品市場還是原料、商品的運輸線,都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的保護。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那麼國家的商業運輸線很容易被外國軍隊掐斷,國家的經濟安全就得不到有效保障。例如,如果中國順利收複台灣,那日本還敢爭奪中國東海嗎?中國完全可以在台灣和中國南海掐斷日本的能源和原料、商品海運線,那麼日本經濟將陷於停頓。
從曆史和現實看,沒有軍事的強大就沒有國家的經濟安全。一個國家的軍事越強大,它獲得國家利益的機會成本就越小。像美國,如果不是沙特等國家規定石油必須而且隻能用美元結算,那麼美國就不可能隻靠印刷美元就能購買外國商品,並讓美元成為世界流通貨幣。想一想,如果美元不是世界硬貨幣,美國沒有在世界其他國家的9萬億美元外債(即其他國家的外彙儲備),美國就不可能用紙幣購買商品形成,而必須付出實際商品交換。出現這種情況,美國的外債就不可能再維持,美國人的生活就不能像現在這樣美好。同時,美國不發出這麼多外債,美國的GDP也不可能達到18萬億美元。原因很簡單,一個國家對外欠債,不管是購買何種資源或是其他商品,都會形成大於外債的GDP。例如,美國購買中國1萬美元商品,在其國家銷售將形成1.5萬美元的GDP增加。
由於美國軍事力量的強大,可以確保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穩定,美國即使負債達到其GDP的50%,外國也覺得很安全。否則,一旦外國抽回美元,美國經濟就不能維持。
正因為石油對美國是如此的重要,因此占領和控製中東是確保美國經濟安全的基礎,那麼我們就可以很輕鬆地理解,美國為什麼刻意要侵略伊拉克和伊朗了。因為美元等於石油是美國維持其經濟的基礎。伊朗注定將成為美國控製的目標。現在美國找到了進攻伊朗的借口,伊朗能不能自保,那要看伊朗的國家實力了。正因為如此,美國是堅決不能讓伊朗擁有核武器的,那等於叫美國放棄對伊朗的控製,而增加美國經濟的風險,何況伊朗還想石油以歐元結算打擊美國的經濟基礎呢。
像伊朗和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僅僅努力發展經濟是不夠的,因為他們的崛起必然導致占有更多的世界財富份額,而減少西方國家的份額,並導致他們失去對世界的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