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二 檄文驚天下2(2 / 3)

光緒特意垂電李鴻章,問他討個主意。李鴻章隨即回電,刻下正向仁川增兵。可話裏話外,李鴻章反複強調,一切還請聖意天裁,擺明了不想出主意。老李算盤打的明白,此番一個處理不好引發清日戰爭,勝敗不說,單單是攪和了老佛爺的萬壽,這就得找個頂罪的。

兩麵吵吵成一團,從上午吵過了中午,一直到天黑也沒商量出個主意。那頭,額勒和布跑前跑後往返五六趟,無一不是遼陽轉發而來的催電。

吵到後來,還是慈禧一言而決。“著北洋大臣李鴻章火速增兵朝鮮,令加緊與各國公使磋商調停。關東軍提督何紹明暫駐漢城,靜觀其變。”眼下正是慈禧六十大壽,她一方麵不想攪了自個兒的興致,另一方麵,小日本欺負到頭上,她心裏頭也委實惱火。堂堂大清,幾時被個蕞爾小國欺負到頭上了?是以,這決策實在是模棱兩可。

天色已暮,漢城表麵上平靜至極。

而此刻,何紹明卻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坐立不安。早晨發出去的電報,如今八個小時過去了,天色已暗,依舊沒收到回執。反複催電,始終每個準確的答複。要知道,此刻日本人駐軍離漢城不過一日的路程,若是得了消息,大舉進擊漢城。自個兒這支孤軍,外無援兵,內無補給,就得交代在這兒。再說了,如今可是七月二十三,若是按照曆史,二十五日可就是豐島海戰爆發之時,也是整個甲午的開端。

這個時候,漢城就是個巨大的火坑,誰在這兒誰得陷進去。

正心焦得來回踱步,外頭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凱泰推門而入。

“大帥,朝廷回執電文。”

何紹明也不發話,一把搶過電文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看罷,本是焦急的臉色卻變得鐵青,捏著電文的手指不住地顫抖。

“何帥,朝廷怎麼說?”同樣焦急的袁世凱站起身問道。

何紹明不發一言,將電文甩了過去。袁世凱上下一看,猛地一跺腳,惱怒道:“誤國!誤國啊!”氣得袁世凱將電文揉做一團,隨即狠狠地摔在地上。“何帥,您打算就待在這漢城?”

何紹明繃著臉,良久,反倒笑了起來:“留在漢城?等小日本給咱包了餃子?老子不當這大頭鬼!凱泰!”

“弁下在!”凱泰聞言,條件反射一般繃直了身子。

“撤了對小日本的包圍,集合弟兄們,咱們連夜上路!”

“是!”凱泰領命一聲去了。

袁世凱慨歎一聲道:“唯今之計,確是走為上策。隻是何帥前番平定之努力,全做了泡影,朝堂諸公怎會如此糊塗?”

何紹明輕蔑一笑:“如今舉國上下,大小官員都忙活著老佛爺萬壽,哪兒有心思管朝鮮如何?朝廷諸公,不過是順從上意罷了。嗬!如此作為,此戰不敗才出了鬼呢!”何紹明朝前走了幾步,定住後,臉色卻是一正:“好不容易奔襲千裏,老子不能白來這麼一趟!朝廷不準,老子搶了李王走再說!”

這話說的殺氣騰騰,也震得袁世凱一陣目眩神迷。上到皇上太後,軍機大臣,下到微末小員,這會兒想的都是怎麼自保,而何紹明先是孤身涉險,而後又再次逆天而行。李王閔妃,對於大清什麼作用,這個自不用再說。若是說何紹明一點兒私心沒有,全然為公才做出此決定,袁世凱是一點兒也不信。隻是看著何紹明一臉的決絕,不由得他不信。心中暗自佩服,拱手道:“何帥,沒有聖旨,擅自脅裹李王,若是朝廷怪罪下來……”

何紹明一擺手:“慰亭兄不必擔心,出了事兒兄弟一人承擔,定然不會拖累慰亭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