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的努力都失敗了,男孩很灰心,整天垂頭喪氣的。
女孩因為未婚先孕,早就辭職待在了家裏,可心情一直不好,三天兩頭發脾氣,發牢騷,埋怨雙方父母沒人體諒她,又抱怨男孩沒本事。男孩有時候心煩,忍不住說兩句,兩人就大吵起來,常常吵得一個眼淚漣漣,一個唉聲歎氣。
可吵架終歸是傷和氣的事兒。每吵一次,感情就會淡一點,心就會涼一截。
後來,他們不知又為什麼小事大吵了一架,女孩賭氣搬回了自己家住;男孩也賭氣,幹脆不理女孩,什麼事兒都不管了。
畢竟是自己的女兒,女孩父母看見女孩整天不是哭,就是歎氣,心裏十分擔憂。他們問女孩:“為什麼你搬回家這麼久了,他也不來看你?”
女孩不願意答話,隻是冷冷地說:“還說什麼呢,一切都被你們毀了。”
聽女孩這樣說,女孩父母心裏十分不是滋味兒。他們原先是想為她好,為她爭個麵子,爭一份豐厚的彩禮,不料竟是這樣的結果。
眼看著孩子就要出世了,男孩還是對女孩不聞不問,連一個電話也不打,女孩父母真是又惱又悔。一番左思右想後,他們還是決定為女兒低個頭,道個歉。
女孩的父親撥通了男孩的電話:“也許之前我們是有些不對,你就別掛在心上了。現在她快臨盆了,你來看看她吧。”
“我又不是她丈夫,我沒資格去看她。”電話那頭傳來冷冰冰的聲音。
女孩聽見電話裏的聲音,又在一旁痛哭起來。回顧事情的始末,誰是受傷者,誰又是製造傷害的人呢?說到底,都是自己傷害了自己,都是自己不能寬恕自己。
女孩的父母太執著於那份彩禮,原是為了女孩好,結果卻害了她;女孩跟父母賭氣,堅持不跟男孩結婚,到頭來還是自己受了委屈。
後來,女孩住進醫院待產。女孩父母多次打電話向男孩和他的父母求和,都沒有得到對方原諒。女孩生產和坐月子期間,男孩和他父母一次都不曾去探望。又過了一兩個月,男孩心中的氣平了,又想重新跟女孩和好,女孩的心卻早已涼透。她已不再愛他,也不會再原諒他的無情和冷漠。
唉,世間事,總是這樣陰錯陽差,有誰會永遠站在原地等誰?
意氣用事是要命的。有時候,一時的賭氣,一時的怨憤,會像一把刀,紮傷對方的心,讓它悲傷,讓它流血。為什麼非要等到事情已無可挽回再去補救?為什麼非要等到人心冷若死灰再去懺悔?
其實,有什麼事情放不下呢?你寬容一些,我退讓一步,大家就會和和氣氣。固執己見,執著於那些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的事情,隻會讓彼此都陷入痛苦的牢籠,陷入一切都無法挽回的境地。若是牢籠,那就放棄。不要執著,學會放下,學會寬容,生活才會好起來。
心靈悟語
俗話說:“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隻要做事不偏離美好的初衷,不偏離大的方向,我們就不必執著於那些無關緊要的細節,也不必拘泥於那種於人於己都無多大裨益的形式。
看開一些,學會通融,學會豁達地待人處世,生活就會少一些痛苦,多一些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