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去山川中尋找大愛與大美(2 / 2)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山與水,就像一麵鏡子,懷著不同的心情去看,它會給你不同的啟示,給你不同的智慧。

山水有靈氣,暗藏著無窮智慧;山水也有情有義,你去尋它,它就陪你。與山水為友,另有一種生活的情調。

唐代詩人王維,被後人稱為“詩佛”,他的詩中極富禪意,而他的禪意來自哪裏?正來自他鍾愛的田園生活,來自他鍾情的山水之間。

“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淡然世外,獨與明月為友,互相陪伴;淡泊名利,心如竹林微風,無妨無礙,無比輕鬆自由。這樣的愜意,不懂得欣賞山水之幽,不懂得與山水、天地為友的人,是無福消受的。

山水還可以寄情思,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道出了友人間的濃濃情意。山水可以抒情懷,一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道出心中無邊的落寞與寂寥。

山水可以明誌,三國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嵇康,隻身獨居於竹林之中,平素打鐵度日,累了跳入自己築起的小池中,與柳蔭一起浸泡山泉。閑了彈奏一曲古琴,《廣陵散》響起,竹枝搖晃,這是怎樣的一種超脫與飄逸。過這樣遺世獨立的生活,正是嵇康對世俗的藐視,表達了他“遠邁不群”的誌向。

山水,有時也是人們遠離喧囂與紛爭的避難所,是精神流亡者最後的家園。

心靈悟語

有人遠離山水,去追求燈紅酒綠中的繁華與熱鬧;那些陷在浮華和喧鬧中的人,又急於擺脫俗世的喧囂,重回山水中,以尋求一份內心的平靜。這好比圍城內外,沒有好壞,進進出出,隻是生命中必然經曆的一場折騰。

隻是奉勸諸君,當你感到心中空虛,感情無所寄托,或看不到人生希望、感覺生命即將枯竭時,不妨走出那片狹小的空間,去山水中找一找智慧與靈感,找一找溫暖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