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東盟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2005年l~9月,泛珠三角區域內地9省區對東盟貿易額為332.4億美元,增長14.2%,占全國對東盟貿易的35.2%。其中進口209.1億美元,出口123.4億美元,分別增長8.2%和26.1%。

對台灣貿易平穩增長。2005年1~9月,泛珠三角區域內地9省區對台進出口282.1億美元,增長9.4%,占全國對台貿易額的43.4%。

(五)香港成為泛珠三角區域內地9省區重要的轉口中心,廣東口岸成為內地近三角與境外貿易的重要橋梁

香港憑著資金、財務、信息、服務、商貿、物流等多方麵的優勢,擔當著連接內地與國際經濟活動的推動角色。2000年至2004年,泛珠三角區域內地9省區經香港轉口貨物由961億增長為1860.2億美元,年均增長18%,占泛珠三角區域內地9省區進出口總額的比重超過4成。2005年1~9月,經香港轉口貨物共1494.7億美元,增長12.1%,占泛珠三角區域內地9省區進出口總額的41.1%。CEPA的實施促進港澳與內地泛珠區域經濟融合。2005年1~9月,泛珠三角區域內地9省區共進口港澳CEPA商品1.72億美元,減免稅1.2億元人民幣,分別增長1.1倍和1.6倍。

“十五”期間,內地除廣東外的其他8省區經廣東口岸進出口貨物呈快速增長態勢。2004年經廣東口岸進出口貨物金額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04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1.1倍。2005年1~9月,經廣東口岸進出口的貨物達到81.6億美元,增長10%,廣東口岸成為內地泛珠三角與境外貿易的重要橋梁。

(六)海關推動泛珠區域合作的“十項措施”初顯成效

泛珠區域海關積極實施《海關積極參與和推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十項措施》取得初步成效。目前,跨關區“多點報關、機場驗放”的通關監管模式已順利推至區域內9省(區)省會城市及廈門。大力推行通關便利化,有效降低了通關成本,提高了通關效率。據某試點企業測算,該公司若全部實行“多點報關、口岸驗放”通關模式出口貨物,一年將節省成本30多萬元。據統計,自2004年9月l日起至2005年8月,廣州新白雲機場已有近800票該類貨物進出口。

二、泛珠區域對外貿易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海關統計數據以及進行的相關調研情況看,目前,泛珠區域在外貿發展過程中還有些問題有待改進。

(一)內地泛珠大部分省區加工貿易總體規模小,水平低,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不明顯。除了廣東和福建的加工貿易進出口值所占比重在40%以上,其餘7省所占比重較低,基本低於20%。

……

(四)泛珠區域的產業轉移存在重複建設引起的“同構化”和“低度化”產業結構。泛珠三角產業結構的趨同,會加劇泛珠三角區域內的競爭,造成效益的降低。低水平的重複建設生產既浪費資源又破壞生態,既形不成專業化生產和規模經濟,又影響到整個區域的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

三、對內地泛珠區域外貿發展的建議

(一)改善區內軟硬環境,吸引更多外資,加快區內加工貿易的發展。建議內地泛珠區域中加工貿易所占比重較小的各省區應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本省區產業發展政策,緊緊抓住機遇,重點突破,擴大規模,提高水平,重視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全力推動加工貿易發展。

……

(四)建立合理分工體係,防止產業轉移中出現重複建設。建立合理的“分工價格”體係,順應區域集團化發展趨勢,促進區域產業集群的生長,延伸泛珠三角區域的產業鏈條,使之整體成為世界主要的加工製造業基地之一。

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秘書處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摘自: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