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解說
可行性報告是對項目的可行性在法律、技術、經濟、市嚐環境等方麵進行全麵而深入地分析後形成的論證性科技公文。它是決策工作的關鍵環節,也是決策的重要依據。
二、寫作格式
可行性報告一般來說包括標題、正文、落款、日期、附錄幾部分。
1.標題
標題寫明項目名稱和文種,或寫明單位、項目名稱和文種。
2.正文
正文是報告的核心部分。一般由總論、分論、結論組成,可分章節或條目來論證、分析。但其項目及其內容不同,應有所不同。
3.落款及日期
4.附錄
三、範例參考
變線損節電器可行性報告
1.變線損節電器項目背景
根據有關資料的估算:從發電到供電,一直到用電的過程——廣義電力係統中的各種電氣設備(包括發電機、變壓器、電力線路、電動機等)全部的電能損耗約占發電量的28%~33%。這對全國來說一年就有3178~3746億kWh的電能損耗在運行的電氣設備中,相當於10個中等用電量省的用電量之和。這說明節電潛力非常之大,但也說明我國電網線損率過高,是世界上產值能耗落後之國。
在整個電力傳輸過程中需要經過3~5次的變壓過程,大量使用的變壓器要產生有功功率損失和無功功率消耗,全國每年這部分要損失電能1100億kWh以上,占發電量的10%左右,相當於3個中等用電量省的用電量之和。因此設法降低變壓器和線路對電力的損耗,俗稱降低“變線損”,是電力部門和企業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
眾所周知,大部分中小企業是白天生產用電,晚上不生產也不用電。而大眾的生活習慣是晚上的上半夜用電下半夜不用電。所以晚上夜間的大部分時間變壓器是空載運行。多年的電力管理經驗說明,每個縣的電力和農電部門,在電網的總損失中其80%左右是變壓器在空載運行時產生的損失,通常稱之為“鐵損”。降低鐵損也就是降低了“變線損”,通常用補償電容來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也因為負荷這樣大的變化而難於操作,不是欠補就是過補。如何降低“變線損”,降低無功損耗節省有功電力是電力部門和用電單位的節電難題。
國家規定100千伏安以下的變壓器不收力率電費,但收取變損電費,全國各省的電業和農電部門對用電戶加算變損電費都互不相同,而在二次計量的用電單位(在變壓器下麵計量是二次計量),無論變壓器容量多大都收取變損電費。
電力部門在收取100千伏安以下用戶變損電量時,僅按某一固定力率0.7收取變損電量(東北三省的吉、遼、黑、昭盟、哲盟電業局、吉遼農電局等均執行0.7,全國其他各省,也是按某一固定力率收取變損電量)由於100千伏安以下用戶不收力率電費,所以用戶不安裝電容補償,經多年權威統計得知,用電戶的自然力率一般在0.5~0.6之間。力率越低,有功和無功的變損就越大。
2.智能變線損節電器產品介紹
智能變線損節電器產品,能夠較好地解決以上問題,它具有體積小,易安裝、成本低、適應強等特點。是全國惟一采用軟硬件結合,計算機軟件動態整定的新型節電器,其特點是:動態化、係統性、惟一性。其節電效果明顯,運行十分可靠,是適用於10千伏變壓器配電網、交流50Hz、額定電壓400V的低壓中補償無功節省有功電費的理想產品。它無需人工操作,自動運行,所以稱之為智能變線損節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