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變線損節電器產品由兩部分組成:離線節電計算三套軟件和智能變線損節電器(以下簡稱節電器)其中節電器產品是基於無功電容並聯補償原理,打破補電容隻能降無功損耗的常規,突破了補電容既降無功損耗又省有功變線損電費的難點。在有變壓器的用電單位使用可節省每月電費票據中的變線損電費50%左右,在電力部門使用可減少20%左右(吉林農電)的供電成本,使用節電器的單位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即可收回購買節電器的投資。使用這種節電器能在安裝後的當月在電費發票上見到節電效果。這在國內和國外變電、配電市場上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

核心技術:全國各省的《變損收費變力率變參數的數學模型》、全國通用的力率電費調整及對應的反求二次計量一次力率和反求的時、日、月一二次無功抄見電量數學模型、萬能優化電量計算模式、動態和定補最優補償電容量計算軟件。通過這些模型和軟件可實現100千伏安以下各種型號、同容量不同型號、不同容量、不同電量下電容量的最優補償值的確定。這樣通過軟件計算結果整定電容無功補償控製器。使所用的變壓器在低負荷及空載時不過補,正常負荷不欠補的最優節電方式下運行。

這種用於節電器的專家係統軟件適用於全國各省大多數工廠、鄉村使用。

變線損節電器節省電費計算變損數學模型,已在吉林省各市縣50個電力部門,曆經12年現場實踐得到充分驗證。經實踐檢驗完全一致,精確度達100%。這不僅在國內,在國外也是一項重大突破。

變損電費計算數學模型應用軟件,業已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局登記注冊,予以法律保護(登字第:0003590號,登記號:990624號)。 保護期25年。

變線損電器智能節電係統是接在10千伏配電網中的每台變壓器下麵,係統隨變壓器同步運行,可在現場直接安裝。

3.本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經濟效益

全國現有縣級市、縣、自治縣等2000多個,加上各市下轄區有1000多個,總共有3000多個。 變壓器台數平均每個縣應該有2000台以上,變壓器總數應該超過600萬台,如果有一半,即50%安裝上智能變線損節電係統,其經濟效益是十分可觀的。如果再打開國外市場,其效益之大是不好估量的。

(2)社會效益

我國有企業上千萬家,國有大中型企業16000多家,如果每家企業年節省5%的電費支出,就是上百億元。對企業也是一項提高效益的重大舉措。這些用戶使用這種產品每月可節省電費票據中的變線損電費50%左右。就可直接降低產品單耗,降低成本。其效益是相當大的。

全國縣級電力部門。每個縣農電部門的變線損失電量一般能占總電量的20%左右,按吉林省縣級最少的農電部門全年電量為5000萬度計算,變線損20%為1000萬度,安裝節電器後,也按節省1000萬度電量的20%計算為200萬度電量,每度電價按0.5元計算,每個縣農電部門全年可節省電費100萬元(200萬×0.5元=100萬元)。吉林省50個縣,按40個縣初步計算,全年可節省電費4000萬元(40×100萬元=4000萬元)。

4.國內外同類技術項目情況簡介

降低變壓器的電力損失是世界各國都在進行研究的問題,目前國內外還沒有見到同類產品。

(摘自:北極星電技術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