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四大皆空看破紅塵(5)(1 / 3)

或許疑問產生了:錢掙來不就是用的嗎?生產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嗎?現在社會不是還在采取諸多措施刺激消費嗎?這話不能說沒有道理,但還值得辨析。消者和浪費是兩回事。量力而行的消費值得提倡,但“過度消費”或“提前消費”卻不值得提倡。作為企業而言,對生產資料的使用和管理要精打細算,降低成本,不可浪費社會資源財富。人類的貧困往往來自於物質的匱乏和對已有物質的浪費,而後者尤其嚴重。再者,一心為己私欲膨脹的老板也難以老板企業走向發展和繁榮的康莊大道。

中國目前還遠遠談不上富裕,但一些浪費現象卻可以稱得上世界“發達”國家水平了。據統計,京、津、滬三城市中娛樂場所總數已近萬家。高檔次的消費是不問價的,進去一次,多則上萬元,少則三五千,最寒酸恐怕也是一兩千元吧。能夠經常進去並具有支付能力,難道隻有那些大老板和老板,實則不然。他們錢從哪裏來?那多半又是公款了。世界名酒人頭馬,在中國銷售量增長最快,如1993年比1992年增長30%,近萬元一瓶的路易十三在1993年就賣出了6000瓶。

鋪張浪費必須堅決製止,勤儉節約必須大力提倡。我們來看看曾被譽為世界首富的美國老板薩姆·沃爾頓的儉樸生活吧,他一直自然而平淡的生活,從不亂花一分錢。有人問薩姆,你那麼富裕了,你的公司也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擁有幾百億資產,為什麼還那麼精打細算?薩姆的答案是,因為我們珍視每一美元的價值。我們的存在是為顧客提供價值,這意味著除了提供優質服務外,還必須為他們省錢。如果沃馬特公司浪費掉1美元,那都是出自顧客的錢包;而每當為顧客節約了1美元時,就意味著沃馬特公司在競爭中領先了一步。從某種角度看,真正激勵他前進的動力是要完全占據巔峰的欲望,而絕不是金錢。

看了這些,中國老板或許應該反省些什麼?我們財力不如別人雄厚,實力不如別人強大,而某些董事長、總經理們卻大把大把的花錢,坐最高檔的轎車,住最豪華的星級飯店,買最漂亮的花園別墅,與勤儉節約的成功企業巨頭們相比,我們的老板是不是應該學習點什麼呢?

“原清則流清,原注則流濁”。做到身正為範,令行禁止,雖難畢其功於一役,言傳身教率先垂範實有以製之。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金庸先生在杭州講學時曾概括人間有七苦:生、老、病、死是苦,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也是苦。

老、病、死自然是苦的,生為什麼也是一苦呢?金庸先生說,一個人隻要認真地生活,就會遇到許多麻煩與苦惱。另外三苦,金大俠說得意味深長。一為求不得,你一心想追求的東西(包括金錢、榮譽、地位),盡管費心費力,卻始終是可望而不可即。二為怨憎會,俗稱冤家會,有的人生性凶悍奸惡,言辭刻薄,工於心計,對這種人避之惟恐不及,偏偏他是你的同事,或不幸成為你的伴侶,怎麼辦?你必須忍耐。三為愛別離,一個人一生要遇到一個真心傾心相愛的人很不容易,遇到了卻要分手,豈不叫人肝腸寸斷痛徹肺腑?

人間七苦,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生活是一杯苦咖啡,香醇中摻雜苦澀。人活著就要接受許多挑戰,要麵對許多難題,所以生活的本質是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苦是一種警訊,它告訴自己有了難題,有了危險和困境。如果自己不願意正視它,設法解決眼前的難題,那些難題就會累積重疊,結構成更嚴重的困境,集合成更巨大的痛苦,導致生活的潰敗。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設法消除困境,解決問題,才能夠泯滅痛苦。

俗話說:“吃得菜根香,啥事皆可為。”

汪信民說:“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我國南方一所大學的校訓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菜根,代表了生活的清苦和艱辛。一個人如果想事業有成,則他必須經受得住日常工作、形形色色的誘惑以及各種艱難困苦的考驗,在這些考驗中,他應該能行得正、走得穩。而且,他也應該經受得住實際生活的痛苦和考驗。

史蒂芬遜是大家熟悉的火車發明家。1781年,史蒂芬遜出生於英國,雙親都是礦工,家境清苦,他十多歲便在礦場上班,十八歲時,才有機會上學。畢業後,又到礦場當技工。由於從小目睹礦工工作的艱辛與危險,史蒂芬遜決定為礦工解決工作的難題。首先他發明了巧妙的礦坑安全燈,解決了采礦的照明問題,減少意外的災難發生。其後,他看到礦井底下運煤困難,又致力於火車的研究,希望減輕礦井工人運煤的辛勞。在當時想研究火車,需要大的經費投入,史蒂芬遜雖然每天過著清苦的生活,但追求成功的意誌鼓舞著他克服種種困難,終獲成功。

沒有吃不了的苦,卻有享不了的福。人們忍受苦難的能力,是非常大的。不論有多麼大的困苦,都可以千方百計去克服。就一個企業的經營來說,也是一樣的。企業要成功,要步上康莊大道,就要克服困難,懂得吃苦耐勞。要消除痛苦就需要刻苦耐勞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