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四大皆空看破紅塵(12)(1 / 3)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經營的實踐中,不要把寶貴的時間花費在找借口上,與其找那些毫無價值的借口,不如仔細想想下一步該怎樣去做。

人生究竟有多長

一個人之所以會成功,就因為他在二十四小時當中跟我們做了不一樣的事情。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把時間管理做得更好,必須提升做事的有效力。

時間管理是一門縝密、嚴謹的科學,它的目的是讓我們實現快樂而現實的成功人生,不是讓我們去應付時間,而是讓我們去親近時間,熱愛時間。

時間是一切,時間是人生最大的資本。對於搶占陣地的戰士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對於精明能幹的老板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對於辛勤勞作的工人來說,時間就是財富;對於運籌帷幄的軍師來說,時間就是勝利。

生命就像手掌中的流沙一般,對於已經從指縫間流掉的沙粒,我們無須去歎息,隻要好好地握緊手掌問剩下的沙粒。同樣,我們也無須驚歎已經流逝的光陰,隻要好好地把握今天。

從前,佛祖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曾經問隨行的弟子們:“人生究竟有多長?”

有個弟子回答說:“五十年。”

佛祖說:“不對。”

其他的弟子則陸續說出:“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等答案,但佛祖總是笑著搖搖頭。最後有一位弟子請示佛祖說:“人生難道是在呼吸之間?”這時候的佛祖才點了點頭。

生命隻在瞬息呼吸之間,經商絕不能馬馬虎虎地走完這一趟人生,不要讓時間付東流。

時間的特性

——不可或缺;

——不可替代:

——不可減少;

——不可貯存。

對於時間的表述,最生動的是富蘭克林的一段話,富蘭克林說:“記住,時間就是金錢。假如說,一個每天能掙10個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發上隻消磨了6個便士而已。不對!他還失掉了他本可以掙得的5個先令。……記住,金錢就其本性來說,決不是不能生殖的。錢能生錢,而且它的子孫還會有更多的子孫。……誰殺死一頭生仔的豬,那就是消滅了它的一切後裔,以至它的子孫萬代。如果誰毀掉了5先令的錢,那就是毀掉了它所能產生的一切,也就是說,毀掉了一座英鎊之山。”

B君每天早晨5:30分起床,洗漱完後做晨練,然後吃早點、看報紙,接著開車上班。在路上,他收聽的不是流行歌曲,而是名人演講錄音帶。由於出門早,上班途中沒有塞車現象,因此他在7:30分左右趕到辦公室。在8:00上班之前,他利用這段時間做些剪報的工作,然後又準備好上班所需的資料。中午下班,B君在飯後的固定時間內小睡半個小時,下午繼續以充沛的精力工作。下午下班時,他並不急於走出辦公室,而是閱讀一個多小時的書籍,在19:30左右開車回家,因為這時,路上也沒有堵車現象。在車裏,B君依然收聽的是名人演講錄音帶。回家吃完晚飯後,他看看晚報,和太太孩子聊聊天,詢問家人今天過得怎樣,然後便走進書房看書、學習,直到23:30分休息。

B君在這裏看起來敬業得近乎工作狂,但在他的努力下家庭和美,事業有成,生活舒適。之所以B君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到底還是他沒有讓時間白白流逝罷了。

在我們周圍,有許多人的作為正好與B君相反,他們要麼在電視機前打發時間,要麼浸泡在歌舞廳裏,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人也老了,生活也變得拮據了。

什麼是正確對待時間的態度呢?那就是把一天變成四十八個小時,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做最大效益的發揮。

人生如白駒過隙,時間稍縱即逝。生命有限,歲月無情。隻要能合理地安排好每天的140分鍾,相信在一生中能完成很多事情。

忘掉不愉快的往事

每個人本來都具有充沛的精神活力,但因為某些心理壓力,如緊張、失敗、挫折等等,漸漸形成情緒問題。有時反應暴躁,有時反應冷淡,導致心灰意懶,半途而廢。為了避免半途而廢,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一定要學習忘懷之道。忘懷之道,可以使我們真正放下心中的煩惱和不平衡的情緒。讓我們在失意之餘,有機會喘一口氣,恢複體力。

樂於忘懷是一種心理平衡。有一句話說的是: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的心靈,搞得自己狼狽不堪,不值得。樂於忘懷是成功人士的一大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進。

要把慘痛的往事忘懷,是一件不容易辦到的事情。比如某人算計你,使你無法加薪,失去升職的機會,此刻,你見之恨不得剝其皮,抽其筋,戮其肉,剁其骨,叫你如何忘懷呢?托爾斯泰說:“我們能夠愛恨我們的人。但無法愛我們恨的人。”愛是生命的動力,恨也可以成對生命的動力。向所恨之人報複,而不是忘懷,也可以激人奮發圖強。文王姬昌、越王勾踐就是因恨而建立國家的成功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