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小國寡民無為而治(9)(2 / 3)

美國的一座“SNA”超級市場。某天,一位顧客發現一台名牌鋼琴標價僅為2500美元,喜出望外,立即掏錢要買。銷售小姐一看即傻了眼,原來標價單上少寫了一個尾數“0”,趕緊請示經理。其實這事情很簡單,向顧客說明是自己商店的筆誤,誠懇地向顧客道歉致意,顧客會諒解的。但是經理思忖片刻便決定賣。不僅賣,而且奉陪到底——親自駕車,讓鋼琴披著彩帶,一路風光開到顧客家,又請技師調好音。不久,這種新鮮事就傳開了,“SNA”聲譽鵲起。經理將錯就錯,外愚而內慧。

天津勸業場經營2.8萬個花色品種。盡管商場的生意越做越大,勸業場仍保留著“一分錢零灌墨水”、“二分錢的橡皮筋”、“三五分錢一支的鉛筆”等傳統項目。用許多人力,占許多地盤和櫃台去賣小商品,賺不了幾個錢,甚至賠錢,勸業場這麼做,不是冒傻氣,而是以小帶大。大商場抓小商品,既為民服務,產生了社會效益,也有經濟效益。顧客在買小商品的同時,看到了五彩繽紛的其他商品,也會產生新的購買動機,這也是“大”與“小”的辯證法。

給顧客稱商品,超過一點,叫做“翹尾巴”;多加一點,不加價,叫做“翹尾巴生意”。這是瑞典瓦爾曼爾食品公司的銷售方式。公司規定,員工給顧客稱散裝食品,或者本公司出品的瓶裝、罐裝、盒裝食品,都要有“翹尾巴意識”。瓦爾曼爾的“翹尾巴”,盡管數量不多,比如售出的糧食中,一般1000克超5克,但累加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公司不惜這點“翹尾巴”量。經過測算,雖然“翹尾巴”“翹”去了0.5%,但購買人次增加了5%~7%,相當於“翹尾巴”的10倍,而且公司聲譽大增。

報載一則題為“搭半勺”的短文。說某女工下崗後,在家屬院旁的小吃一條街上擺了個豆腐腦攤點,她掌勺,弟弟業餘時間幫他洗碗。可沒過一個月,她把弟弟氣跑了。因為她盛豆腐腦“搭半勺”,錢不夠的少收,忘帶錢的還白送,盡做賠本生意。孰料3個月後,她的“搭半勺”真起了作用。一提“搭半勺”,整條街上沒有不知道的,她的小攤變成了大棚,一張小桌變成了4張大桌,自己忙不過來,雇兩個臨時工幫助洗碗。別的同行一個早晨賣一保溫桶,她卻賣3桶。

“智者賺明天,愚者賺今天”“巧詐不如拙誠”,這是我國商界的至理名言。“翹尾巴”“搭半勺”也是促銷手段,它比那些所謂的“還本銷售”“買一贈一”“八折優惠”“有獎銷售”“大甩賣”“清倉降價大處理”等要高明得多,也有效得多。因為它求真務實,真正給消費者帶來實惠。

賠本賺吆喝,花大本錢去保信譽、保質量、保形象,犧牲近利保明天,在小事上不計較吃虧,這些都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大智若愚”。但是,也有的企業卻熱衷幹表麵聰明的愚蠢事。

有人以為有獎銷售、巨獎銷售是促銷的聰明之舉,必然使公眾趨之。聰明嗎?這種做法曾經熱過一陣子,但很快又冷了下來。“巨獎銷售”是拿大多數顧客手裏的錢給極少數人發獎,常常走到其反麵去。我們設身處地為顧客想想,對中獎有很高的期望值,卻回回都失望,長此下去,眾多顧客必然會產生失落感和受騙感,對商店產生逆反心理,反而使購物欲趨冷。日本的鬆下幸之助說:“以摸彩或漫無計劃的打折來確保市場,是輕視人性的作用。”日本一位常駐中國的專家談及有獎銷售熱時說,此舉非長久之計。日本的這位專家認為,關鍵是保證商品的質量和提供優質服務,再加點小小的刺激,顧客才會認定消費的最佳去處。日本商界把這種刺激給予每一位顧客,對於顧客購買一定次數和金額的,商店便給予同樣物品的獎勵。無論采用什麼促銷辦法,如果傷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心,這種辦法再花哨,也不是聰明的做法。

掛羊頭賣狗肉的廣告比比皆是。一商廈廣告稱:購買本店高級化妝品者,有“買一贈一”的優惠。有顧客購買時,贈給他的卻是一瓶碳素墨水。顧客不服,售貨小姐卻振振有詞:這不是“買一贈一”嗎?顧客氣惱地與同事談起此事,商廈的形象在大家心中驟減。玩弄文字遊戲去愚弄上帝,算不上什麼聰明。以重金征集廣告語、商標、商場楹聯,這種廣告策劃形式本無可非議。但是,有不少企業的廣告語征集竟是虎頭蛇尾,或者幹脆無尾。虎頭蛇尾,即言過其實,懸賞貶值;幹脆無尾,即泥牛入海永無音訊。搞這種把戲的廠家、商家自以為省了一大筆錢,又提高了知名度,豈知這名乃是壞名聲。以此餿點子戲弄了千萬名熱心腸的應征者,“涮”了至高無上的上帝,可知你今日雖開懷大笑,但絕對笑不到最後,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牲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