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小國寡民無為而治(15)(2 / 3)

黃帝的文治

道教不但尊老子,而且還尊黃帝。道教的前身是方仙道和黃老道,黃為黃帝,老為老子。黃帝之稱“帝”者,“蒂”也。蒂為結出果實的“蒂把”,乃“瓜熟蒂落”之蒂也。軒轅氏是結出人類文明果實的“蒂把”,華夏民族的文明由這個“蒂把”結成更新更豐碩的成果。推算其年代為公元前2697年,道曆即以是年為始。

道教傳說,神農氏時代的人民安居樂業,一直到離現在大約五六千年的時候,才發生了變動。那時神農氏一位有名的首領,姓薑,在曲阜地方建都,後人稱他為炎帝。還有一位有熊氏(現河南省新鄭)首領姓姬,後人稱他是黃帝,亦稱“軒轅氏”。這兩位是那時傑出的首領,據說還是一祖傳下的同族兄弟,他們是中華最早的祖先,所以今人自稱為炎黃子孫。

這時候南方一帶部族首領蚩尤勇猛非凡,常常侵占炎帝地方,搶掠屠殺。炎帝起兵抵抗,無奈蚩尤十分強悍,無人敢當。他們還發現了銅礦,知道煉銅的方法,就造了銅的兵器,銳利無比。炎帝兵士用的不過石刀石斧,如何能和銅刀銅槍對敵,不消幾合,便大敗而逃。炎帝棄了國都,一直逃到琢鹿。有熊氏黃帝聞訊連忙率軍救援。黃帝激勵各氏,勸大家團結一心,共同抵禦敵人。傳說黃帝一擺猛獸陣,讓猛獸打頭陣;二擺戰車陣,打仗時大將站在車上,停戰休息時便將車連接起來,圍成一圈,以保護中軍。兩輛車車轅之間留一空隙,算是出入的門。所以叫做轅門。這種車有軒(車圍)、有轅,是黃帝所造,因此黃帝又稱軒轅氏,黃帝得道多助,親督全軍,身先士卒,戰勝了蚩尤。從此,各氏同心擁戴黃帝為首領。

黃帝以德治天下。他為了氏族的安全,帶兵巡行各地。相傳他曾東到沿海,南達長江,西到崆峒(今甘肅),北征山戎,定了整個中國的規模,在涿鹿建都。他推算天文,分出年月,製定了計算年月的幹支甲子。從此,中國才有年月可查,這個曆叫黃帝曆,是中國最早的曆。

他又命妻子嫘姐,教人民養蠶。那時人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養得不多。嫘姐教人們怎樣飼養、上箔、繅絲、織帛。織出的帛比麻布光滑細潤,再染上顏色,做成衣裳,光華奪目,人人愛慕。黃帝又和岐伯研究醫法,所以後人用“岐黃”二字來代表中醫的醫術。相傳《內經》就是記錄黃帝和岐伯問答的一部古代醫書。黃帝又祭天地百神,規劃各處地方,計畝設井,劃野分州。他又召集各國,大會於釜山,據說到會的有“萬國”之多。黃帝時代,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發明了律呂和各種樂器,隸首製定了各種度量衡,就是日用的尺鬥秤。那時又學會了鑄銅的方法,不但鑄了兵器,還鑄了錢幣和鼎。其他衣服冠冕,宮室舟車,日用器具,新舊發明,不計其數。

黃帝的文治武功這般顯赫,無怪後人都以黃帝子孫而自豪。黃帝為人民辦了很多好事。他抵抗蚩尤的侵略,打仗時身先士卒;和平年代又與人民同甘共苦,以大德贏得人心。正所謂德高才能望重。

企業老板整天生活在員工之中,其一言一行都將對員工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用。特別是與老板朝夕相處的直接員工人員,對其一言一行,更是看得準,摸得清,一個德行不佳的企業老板,盡管可以憑借權術欺上瞞下,瞞過了誰,也瞞不過身邊的工作人員。一個道德品質為員工敬重的老板,他在員工麵前有絕對的威信,員工願意傾心擁戴他,願意與他共謀大業。

老板的影響力有兩種:一種產生於權力,另一種產生於威信。由權力產生的影響力叫權力性影響力,也叫強製性影響力;由威信產生的影響力叫做非權力性影響力,也叫自然性影響力。自然性影響力的最主要因素是品德因素,它反映在老板的一切言行中。現實經營活動中,許多老板影響力的大小決定於品德因素。周文王受到後人稱讚是因為他有禮賢下士的美德,唐太宗以善於納諫的美德而受後人推崇,包公有公正無私的品德,嶽飛有精忠報國的品德,海瑞有剛正不阿的品德。正是由於他們良好的品德因素,才受到當時人民的愛戴和後人的敬仰。以德服人,則是以自然性影響力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