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效率價值:電子商務除了成本更低外,其實還有一個和低成本同等重要的價值就是電子商務的高效率,主要指庫存周轉率。大家不要小看這個效率,很多同行認為我有足夠長的賬期就無需關心我的運營效率。隻要我的現金流為正就安全了這樣理解基本沒有錯誤,但是如果你能不斷提高你的庫存周轉率,則可以減少你的賬期,獲得供貨商更好的供貨價格或者維持更多的現金流,用現金流進行再投資獲利。
中國家電連鎖零售商公開財務報表顯示:其平均賬期超過100天,個別高達112天。如此之高的賬期導致品牌廠商現金流嚴重不足,瘋狂向銀行借貸。超長賬期已經成為行業毒瘤,也導致整個產業畸形發展,甚至容易引發金融安全問題——銀行壞賬。這是題外話,在此不多談。
電子商務因為高效率,在擁有同樣現金流的情況下,可以大幅縮短供貨商賬期,讓供貨商有更多資金為消費者開發更多、更好的產品,讓整個產業更加健康、和諧。
3.總結
(1)電子商務的核心價值是其低成本和高效率。
(2)核心價值也即是核心競爭力,電子商務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低成本、高效率。
(3)電子商務行業內的競爭也是成本和效率的競爭,誰能在行業內做到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誰就有資格最終勝出。
(二)電子商務的核心競爭力依然是低成本和高效率
零售行業發展到今天,經曆了4個階段:集貿式、大商場式、連鎖店式和電子商務。這4個階段依次出現,每一次變遷的核心都是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為整個產業鏈帶來價值。當然,每一次的變遷並不會帶來以往模式的消失,它隻是以一種更為先進的運營手段為消費者、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益。
圖1 零售行業模式變遷
1.集貿式
集貿式零售模式的渠道成本高達30%~50%,運營效率需要60~90天。集貿式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如中關村IT賣場,金五星批發這樣的市場。舉例來看,一台惠普筆記本電腦從惠普廠家生產出來,首先到達聯強國際、神州數碼這樣的區域總代理,再由總代理發到分銷商,經過如此一級、二級乃至三級分銷商的層層流轉,消費者在零售終端看到的產品已經是兩三個月之前的產品,而且每一層渠道商賺取的幾個點利潤都需要轉嫁到消費者頭上,讓消費者為此買單。
圖2 集貿式零售模式
2.大商場式
大商場式零售模式的渠道成本與集貿式相比並沒有降低,我們在雙安商場、當代商城看到的衣服,利潤率仍然可高達一半。但是與集貿式相比,它的運營效率有所提高,需要40~60天,從而保證了我們可以在大商場中購買到當下流行的產品。
圖3 大商場式零售模式
3.連鎖店式
以國美和沃爾瑪為代表的連鎖店零售模式的出現,對前兩者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由於連鎖店減少了中間渠道的環節,渠道成本降低12%~20%。像沃爾瑪全球有1萬多家店麵,庫存周轉大約隻需要30天,低成本、高效率帶來了價格上的明顯優勢,給消費者足夠的選擇理由,所以能夠成為主流模式。
圖4 連鎖店式零售模式
4.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的模式給零售行業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一是經營成本低,僅為6%~15%。由於省去了傳統渠道商在門店租金和門店人員上的投入,電子商務在經營成本上更低,可把利潤轉讓給供貨商和消費者。二是電子商務在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方麵的運轉效率相對於傳統渠道要高得多,電子商務通過龐大的信息係統,根據消費者在網上的點擊率、關注程度、過往的銷售量等信息,就能快速對產品銷售作出預判。京東商城目前的平均庫存周轉隻需要12.6天左右。未來,我們的目標是隻需要7天就能將供貨商的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從而提高整個產業鏈運營的效率。
圖5 電子商務式零售模式
零售企業的競爭就是成本和效率的競爭,這正是電子商務能夠成功的根本所在。
(三)麵對新興的電子商務模式,各品牌廠商準備好了嗎
正如前麵內容所談,電子商務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同時也能夠為整個產業和用戶帶來巨大的價值,這就注定它在未來的社會經濟生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當然,任何一種新模式或者新渠道的誕生,博弈和衝突也會隨之而來。這也是考驗品牌廠商的眼光、勇氣和智慧的關鍵時刻。
下麵為大家舉一個真實的案例,某著名品牌路由器廠商,其產品品質廣受消費者歡迎。在韓國市場,2003年之前該品牌廠商主要通過傳統銷售渠道進行銷售,市場占有率達到35%,遙遙領先於任何一個競爭對手。而在2003年,韓國的電子商務市場猶如今日之中國,處於大發展的早期。此時,很多新興的電子商務公司找到該公司希望能夠銷售其產品,但該公司斷然拒絕了所有電子商務公司的合作邀請。理由聽起來也非常合理:我已經占據了35%的市場份額,擁有成熟且成功的傳統渠道,為什麼要和你們這些新玩意合作呢?如果和你們合作了,必然會影響到我的傳統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