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蕭!你煩不煩?”漢王一隻腳踩在幾案上,捋起袖管擲下一把骰子,頭也不抬的道:“我就是不想提拔他!三個月升到治粟都尉還不夠?我窩在這鬼地方又有誰來提拔我……咦,該誰走了?繼續啊!”
蕭何道:“大王,他的才能勝臣十倍,讓他管理軍糧真的是大材小用……”
“狗皮大材!你沒聽說他在淮陰是鑽人家褲襠的事?重用這樣的人,你不怕難看我還嫌丟臉呐!”說著,漢王又抓起骰子擲了一把,“呸!看看,手氣都叫你攪臭了!別煩了好不好?”
蕭何道:“大王,我看得出。此人思慮深沉,自有主見。他的忍辱負重,必是因為所圖大者,不肖與市井小人爭閑氣。再說……”
“你還有完沒完?”漢王“啪”的扔下手中的投資,直起身子惡狠狠的道,“我可警告你:從現在開始,別再拿那小子的是來煩我!再煩我我就叫人把你鎖豬圈裏去,你有話遊說那些豬去!”罵完一頭紮進那群賭友堆裏,“看什麼看,繼續!”
蕭何目瞪口呆的看著大王。
多年知交,他好像不認識這個人了。
人們所作出的一切高姿態,都無非是為了攫取某種利益。一旦確切知道那利益已不可能得到,就算是聖人也會立刻撕下那些假麵具,暴露出壓抑已久的本性。
這一點,忠厚的蕭何也許不知道,但是韓信知道得很清楚。
所以,他不打算再等下去了。
他還年輕,他要趁著自己還有足夠的精力翻越山嶺,逃出這個被崇山峻嶺包圍著的小王國。
整理好公文,留下書信和“橫塵”寶劍,他騎著來時的那匹馬走了。
可是,到哪裏去呢?他騎在馬上,茫然的想。
以他敏銳的目光,早已看出:如今天下勢力大的,是楚霸王項羽;潛力最大的,是漢王劉邦,餘者皆不足道。現在,他背棄了項羽,又逃離了劉邦,天下之大,哪裏才是他的棲身之地呢?
他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走吧!走吧!走了再說。
他騎著馬,穿行在莽莽山林之中。天黑了,四周不時傳來了鴟鵠的怪叫,豺狼的夜嗥。山風吹過深穀,發出“嗚嗚”的聲音,忽高忽低,忽洪忽細,仿佛是原野上飄蕩無依的幽靈,淒清而可怖。
這些都不能阻擋他的,他繼續驅馬前行。
真到一條河流橫亙在他麵前。
河流不寬,但湍急異常。上,望不到頭,下,也望不到頭,猶如一條蜿蜒遊動的巨蟒。水聲激蕩,轟響不絕,顯然流速極快,令人望而卻步。
他愣愣地看著這條河。
他明明記得,來的時候,這是一條緩緩流淌,清汪可喜的小溪,當地人叫它“寒溪”。那水確實涼絲絲的,喝起來極為愜意。可現在,它怎麼會變得這麼危險,這麼可怕?想起來了,前兩天剛下過一場暴雨。
千算萬算,怎麼就沒算到這裏會有條山間小溪一夜暴漲呢?現在怎麼辦?前無去處,後無退路。
馬兒得不到主人的命令,無聊地用蹄子刨著地。
河流在朦朧的月色下奔騰不息。恍忽間,他想起了那戰火初燃、群雄並起的日子。那時他是多麼意氣風發啊!他以為師傅的禁令到期了,以為自己一展身手的時候到了。
天真啊!真是太天真了。
時間一天天流逝,沸騰的熱血慢慢冷卻,初時的興奮漸漸消退,卑微乏味的生活還在繼續。而他的痛苦,比舊帝國統治時更甚。因為那時沒有比較,他還不知道首己的價值。但現在,他看得清清楚楚,這個時代根本沒人是他的對手。那些出身草莽的新興諸侯,完全是憑蠻力橫衝直撞,毫無技巧可言。他們所作出的戰略決策,在他看來簡直就像小孩在大人麵前玩的把戲,拙劣可笑,不堪一擊。隻要有一支人數不多的二流軍隊,他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橫掃天下。可問題是,他從哪去得到一支哪怕是烏合之眾的軍隊呢?
如果他有六國王室的血統,他就可以憑著姓氏的優勢拉起一支忠於故國的隊伍;如果他有龐大的家庭背景,他就可以借助家族的勢力在地方上糾集出一支子弟兵;如果他有過官場的資曆,他就可以倚仗官府的舊權威順勢響應,割劇一方。
然而沒有,他什麼都沒有,他隻是一個出身貧寒,毫無背景的底層小民。由於孤傲,他甚至也不願結交底層那麼強梁少年。他在這個世界上是個完全的孤獨者,這使他注定隻能在權力的大門外徘徊。
啊,才華?才華有什麼用?如果他願意巴結,如果他願意諂媚,沒有才華也可以在權勢者的盛宴上分一杯羹;如果他不願,有才華也休想跨入他們的行列。
他就像一個劍術無雙的劍客眼睜睜地看著一群九流劍手憑著幾套破綻百出的劍法贏得看客們的陣陣喝彩,自己卻無法加入進去,讓他們見識見識真正的劍法--因為他手中無劍。
他無劍嗎?
不,不是的。他有,他擁有過“橫塵”。那是一把好劍,那是權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有人把這權力送到他手上了,是了自己不要。
不,也不是他不要,而是要了也沒用。
有了這權力,他又能怎樣?
修複棧道,回師三秦?
做夢!如此浩繁的工程,如此漫長的工期,足以使以章邯為首的三秦王提高警惕,布重兵於斜穀關口,隻等他的軍隊前來自投羅網了。
然而這又是唯一的可行之道,他隻能在這上麵動腦筋。他想過了,如果真要走到那一步,他當然會竭盡自己的智慧減少損失:離間、詐降、收買、結盟……一切可用的手段都用上去。但是為力有時而窮,再高的智慧,也無法彌補地理上的絕對劣勢。
戰爭終究是實力的較量,他不可能單憑智慧使一個孩童打倒一個壯漢。
也許,他最終還是會出關的,隻是以慘重的傷亡為代價,而這正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師傅說過,戰爭是一種藝術,不戰而勝是最高境界。尺積如山的勝利,是為將者的恥辱。用這種方式奪取的天下,早晚會因為根基不固而再度走向崩潰。
更何況,就算他願意這麼做,漢王也沒有這個耐心等。長期的戰前準備,曠日持久的關前爭奪,對五十多歲的漢王來說太漫長了。要是這樣的話,他寧可就以現在這諸候的身份及時行樂,度過餘生了。
他忽然覺得,冥冥之中仿佛有一隻看不見的巨手在壓製著他,堵住了命運中所有可能的突破口,要使他死了那條向上的心。
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每條道路都指向失敗,而他又不能責怪任何人。
他能怪項羽拒諫飾非嗎?可項羽已經用他自己的方式成功了,勝利者就是正確者,項羽有什麼理由非要聽他的不可呢?
他能怪劉邦胸無大誌嗎?可誰願意戎馬一生,來換取可能至死也看不到的勝利呢?
他能怪張良獻計焚毀棧道嗎?惟一有責任的,也許隻有他自己。也許他本來就是在癡心妄想,也許他本來就不配得到那一切,也許他本來就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種……啊!不!不!他不能這麼想。這麼多年來,支撐著他將這毫無樂趣的生命繼續下去的,不就是內心深處的那層堅信嗎?堅信自己的才華,堅信那才華終會使自己有揚眉吐氣的一天。如果這堅信竟也隻是一場空幻,那他的生存還有什麼理由泥?他迄今的全部忍耐還有什麼意義呢?
啊!麵對現實吧!看哪,上天已經給了他多少次機會:他抱怨治世讓他難以出頭,於是亂世到了;他鄙視項羽見短識淺,於是他見到了劉邦,他感慨無權無勢難以施展,於是橫塵劍送到了他的手上……可他依舊一事無成。
是他自己終究無用啊!機會在手中一再錯過;卻悲歎什麼生不逢時,多麼軟弱無力的借口!誰不在這個時代掙紮奮鬥?為什麼別人能成功,而單單他失敗?
算了吧,算了吧,不要再尋找苟且偷生的借口了,不要再沉溺於王圖霸業的迷夢了,一切隻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罷了。就讓這破滅的幻想,伴隨著這無可留戀的生命,一起埋葬在這荒山野嶺的波濤裏吧。
他慘淡一笑,驅馬前行。
但那馬走了幾步,再也不肯上前了。
他下馬,輕撫著那馬瘦骨嶙峋的脊背。
莫非這飽經風霜的老馬,竟還貪戀生的意趣?
是啊,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比螻蟻職明百倍的馬?更何況比馬聰明百倍的人?
從他降生到這世上,還未享受過一天真正的快樂,為什麼就要自己結束這生命呢?
他是真有才的啊!師傅的警惕戒備是證明,範增的淩厲殺機是證明,張良的信任托付是證明,夏侯嬰、蕭何的竭力推薦是證明……他怎麼能對這一切視而不見呢?
可是這生命,他實在無可留戀了啊!在這冷漠的世上,他從未感受到過生的歡愉,隻受到過難言的屈辱。他那超凡的智慧,帶給他的隻有對痛苦更清醒的感受。
唉,在一個沒有智慧的亂世懷瑾握瑜,到底是幸,還是不幸?
“你絕望了嗎?”一個聲音在身後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