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猶太理財經(1)(2 / 3)

猶太人在朋友之間很少涉及金錢,他們之間朋友是朋友,金錢是金錢,分得十分的清楚,一般不把友情摻入金錢,也不借錢給別人。

猶太人之間的朋友,大家彼此都很不錯,就在一起吃飯喝酒,這樣的朋友關係就表示你是他喜歡的朋友,他願意和你經常地來往。但是你要是借錢,他們很少答應。

這不是因為猶太人不喜歡自己的朋友,也不是因為大家彼此之間不信任,而是他們處事的一種精明。

猶太人是十分自尊的,他們一般是決不肯向人求助的,即使遇到了困難他們也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而很少向別人請求幫助。猶太人在生活上借錢,與他們在生意上的借貸是不一樣的。假如一個人向自己的朋友去借錢,那說明這個人已經處於生活比較困難的時候了。有人借錢給他,他就總是感到忐忑不安,心裏總是想著怎麼樣把錢盡快還給自己的朋友,見了朋友就感覺很不好意思。而朋友呢,如果也恰好需要這筆資金,但也不好意思去要錢。這樣一來,自己卻不得不去向別人借錢,這樣大家的心理都不舒服。所以,猶太人之間就心照不宣地達成默契:不借錢給自己的朋友。

猶太人開的餐館貼著這樣的一首歌謠:

“我喜歡你。但你要借錢,我不能借,怕你借了,以後不再上門。”

這首歌謠說的就是這樣的意思。

11.4 不光會賺錢還要會花錢

卡恩站在百貨公司的前麵,目不暇接地看著形形色色的商品。他身旁有一位穿戴很體麵的猶太紳士,站在那裏抽著雪茄。

卡恩恭恭敬敬地對紳士說:

“您的雪茄很香,好像不便宜吧?”

“2美元一支。”

“好家夥……您一天抽多少支呀?”

“10支。”

“天哪!您抽多久了?”

“40年前就抽上了。”

“什麼,您仔細算算,要是不抽煙的話,那些錢就足夠買下這幢百貨公司了。”

“那麼說,您不抽煙?”

“我不抽煙。”

“那麼,您買下這幢百貨公司了嗎?”

“沒有。”

“告訴您,這一幢百貨公司就是我的。”

誰也不能說卡恩不聰明,因為:第一,他賬算得很快,一下子就計算出每支2美元的雪茄每天抽10支,40年下來的錢就可以買一幢百貨公司。第二,他很懂勤儉持家、由小到大積累的道理,並且身體力行,從來沒有抽過2美元一支的雪茄。但誰也不能說卡恩有活的智慧,因為他不抽雪茄也沒有省下可以買百貨公司的錢。卡恩的智慧是死智慧,紳士的智慧才是活智慧,錢是靠錢生出來的,不是靠克扣自己攢下來的。

猶太人不讚成過分的節儉,《塔木德》中說:“當富人沒有機會買東西的時候,他會自認為是個貧窮的人。”如果自己擁有了金錢,卻守著它們不鬆動,把它們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裏不花,是愚蠢的,更是貧窮的。有錢不能花,不正是窮人的表現嗎?所以一個真正的富人,不光會賺錢,更會花錢。

因此,猶太人對自己的生活要求有一種很高的品位,他們喜歡豪華的居所、精美的食物和名貴的車輛,因為隻有這樣才配得上自己所賺取的財富和自己高貴的地位。

猶太人的節儉精神與他們享受生活並不矛盾。在猶太人看來,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就必須節約不必要的資金。但猶太人也同樣認識到賺取財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他們認為,如果賺了錢不用來花,那賺錢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那樣做隻會降低自己對賺錢的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猶太人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並願意為這樣的高貴的物品付出代價。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經常可以在晚上看到在裝飾豪華的中國餐館和意大利餐廳,坐著頗有紳士風度的猶太人,他們和家人、朋友一邊吃著精美的食品,一邊親密地交談,那愜意的神態讓人羨慕不已。他們毫不吝嗇地把白天賺來的錢花出去,通常可以為了一頓精美的晚餐而一擲千金。為了享受,他們是願意花錢的。

為了錢,追求錢,猶太商人的人生目標簡單直截、清晰明確。這對在賺錢上取得成功極有助益。今天,猶太人的神成了世俗的神,世界的神。

11.5 有錢賺就不要拒絕

猶太人熱衷於賺錢,這是由長期的生存環境決定的民族特性。但猶太人對錢卻一直保持著一顆平常之心。

對於錢,猶太人既沒有敬之如神,又沒有惡之如鬼,更沒有既想要錢又羞於碰錢的尷尬心理。錢幹幹淨淨、平平常常,賺錢大大方方、堂堂正正。

以錢為生,這隻是猶太人樸素而又自然的生活方式。

一位無神論者來看拉比。

“您好!拉比。”無神論者說。

“您好。”拉比回禮。

無神論者拿出一個金幣給他。拉比二話沒說裝進了口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