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猶太商人關於生意的10則忠告(1)(2 / 3)

在商業社會中,人的成功標誌,人的價值的實現,更多的是靠自己在創造社會財富方麵的成功。從這個意義上講,猶太民族無疑是世界上最優秀、也最“先知”的民族了。

15.3 不會休息就不會賺錢

在猶太人看來,沒有空閑、不會合理安排時間的人,是不會賺錢的人。

猶太人認為,要賺錢,首先得有賺錢的時間。在賺錢過程中要合理使用時間,否則就等於白白浪費了時間。人的一生是短暫而又漫長的,許多人成天忙忙碌碌卻無所作為;許多人整日沉溺於酒桌牌桌之間,日子被無端地浪費。若在猶太人看來,這些人都不會合理安排時間,注定成不了大器。

一個會賺錢的猶太商人,既是“大忙人”,又是“大閑人”。之所以是“大忙人”,是因為他一直在辛苦地工作,為賺錢而忙碌。按照猶太生意經,該忙的時候就要忙,否則沒有效率。但是,“忙”與“閑”是相對的。學會“忙裏偷閑”,生活才是豐富多彩的。會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因此,猶太商人又常常是“大閑人”。

猶太人視時間如金錢,他們在做生意時會客觀而若無其事地談論自己和別人的壽命。

“先生今年70歲了吧,大概還可能再活5到10年左右!”對於其他任何民族來說,初次見麵就談這種“不吉利”的話,一定會遭到對方的白眼。猶太人卻很坦然,他們認為人生下來以後就注定要死,不必對死畏之如虎。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就意味著知道自己還能賺多少錢。猶太人活到老賺到老。他們對死的態度是客觀和冷靜的,一旦知道還能活幾年,就會抓緊這幾年享受和賺錢。

賺錢為了享受,這是猶太人賺錢的目的,也是他們對於商業目的的最好詮釋。因此猶太人在經商時勞逸有度,工作與生活兩不誤了,真正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15.4 保全借貸人的飯碗

猶太人認為,保全借貸人的飯碗,也就是保全自己的飯碗;借貸人的飯碗碎了,自己的飯碗也就危險了。

為了限製出借人的蠻橫,並使借貸人的經濟行為得到健康發展,《塔木德》又向猶太人做出這樣的明確規定:“出借人不可無償居住於借貸人的家裏,也不可用偏低的價格從借貸人手中租借房屋。”

在現實生活中,擁有一幢大廈卻資金不足的人隨處可見。假如他準備利用這幢大廈來開辦旅館,那麼他必須向銀行或向私人借錢。在爭取借款的過程中,他極有可能表示願意將大廈的某一層租給銀行,而價格比市價低許多;也極有可能表示願意將旅館的某一間或幾間屋子租給私人,房租也基本上是象征性的,甚至幹脆不收錢。

這種承諾在《塔木德》中是被禁止的,因為低租金或者數額為零的租金在《塔木德》中被視為貸款的利息。而利息在猶太人中是被禁止的。

《塔木德》要求貸款給開辦旅館的人不要企圖占便宜,而要讓開辦旅館的人盡可能地發揮他的每一份資產(每一層樓或每一間屋子)的作用,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裏歸還全部貸款。

借貸人手中尚有房屋向社會出租這一經濟手段,可以如此作為。如果借貸人僅僅隻剩下一件外衣,而他樂意將這件外衣作為抵押物,那該怎麼辦呢?

道理是一樣的。這個極度貧窮的借貸人不會連一點勞動的能力都沒有,他可以在休息權得到保障、健康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把這點勞動的能力維持下去,發揮這種能力,以盡快歸還貸款。

所以,如果僅僅剩下一件外衣的窮人向我們借貸,我們可以在他樂意的前提下,把他的外衣作為一種對信用的認可而妥善保管起來,同時記住:在日落時分一定把外衣歸還。

在夜裏,這個貧窮的借貸人如果連一件覆體的衣物都沒有,那麼他就會因最低限度的休息權被你剝奪而健康受損。

我們難道還指望一個又病又窮的人歸還貸款嗎?

如果我們就是這僅剩一件外衣的借貸人,那麼我們必須牢記:這唯一的外衣不可用來抵押。保證我們身體的健康,是我們恪守信用的明證。健康是人人的飯碗,它可以經曆受損再經曆恢複,但一旦失去便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