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目標管理”有兩大弊端:一會造成人員較強的流動性,留不住人。二對員工過於苛刻,缺乏同情心、包容心。其實,刺激流動性,保留了能力強的,淘汰能力差的。這也符合人才市場規律。
二是受眾管理。電視傳媒越來越明白,受眾好評是媒體影響力的基礎。所以說,受眾應當是電視傳媒的最高“權力者”。
如果電視傳媒中的全體員工在對待受眾時,像對待自己的上司、台長、老板那樣,那麼這樣的受眾服務一定是最優質的。
受眾管理的核心,是對受眾優質的服務。受眾服務的核心,是對待受眾正確的意識觀念。對服務人員來說,發薪水表麵上是電視傳媒,實際上是受眾,沒有了受眾,電視傳媒便沒有了市場,又如何來發薪水呢?
受眾服務不是一個簡單的戰術行為,而是戰略高度的問題。
三是調查研究管理。做好受眾市場目標規劃,是電視傳媒的基礎。受眾市場調查研究,是受眾市場管理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電視傳媒決策的信息部。沒有足夠的正確信息,是不足以做出正確決策的。
對於受眾市場的調查研究,不僅是“現在時”,還是“將來時”,在這項工作中,既要調查受眾市場當下的客觀現狀,也要研究受眾市場未來的走向。
競爭對手指向。
在戰略管理中,以競爭對手為指向的“競爭管理”主要有三點:
一是競爭同行的“情報”工作。當今是信息時代、“情報”時代,競爭對手的信息,是電視傳媒戰略規劃與戰略決策的先決條件,沒有了情報,電視傳媒的決策者相當失去了一隻“眼睛”。
據資料顯示,當今世界500強企業中,大多數都有情報部門,主要用於對競爭對手的信息收集。
二是與競爭同行進行“參數”對照。電視傳媒在獲得同行信息資料的基礎上,就要對其信息參數與本媒體的相關參數進行對照。隻有在參數對照的前提下,才能客觀正確地認識到自己各項工作的優劣標準。
比如,同行的成本參數、廣告價格參數、人才素質參數、受眾占有率、收視率、滿意度參數等等。
三是依據競爭同行的“參數線”進行管理規劃。電視傳媒宜依據競爭同行的有效參數來進行目標規劃、人才評估、成本核算、受眾市場潛力等等管理工作。
擁有資源指向。
在戰略管理中,以擁有資源為指向的“資源管理”主要有三點:
一是時間管理。在資源整合戰略中,曾經提出了時間是電視媒體“最大資源”的觀點。因此,在對資源管理中,時間的管理是核心問題。隻有擁有了大量時間,才是在根本意義上贏得了資源。
二是人性化時間管理。時間管理的“藝術”,要以人性化為本,從人性化上著手的時間管理,恰恰會因為“丟掉”了時間而“贏得”了時間。
同時,還要計劃用好時間,不能因為資源充足,時間多多,而像廣告大麵積播出,既傷害了受眾,又傷害了媒體。
三是學習型團隊管理。這一點在現代媒體中特別重要。知識,是電視傳媒最根本的一項資源。電視傳媒中全員培訓、階段學習、開闊眼界,是決定電視傳媒資源力迅速膨脹的重要手段。因此,電視傳媒要建立一個學習型的團隊,是資源管理在“方向性”上的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