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處方】
⑴認知療法
潔癖所帶來的危害超過益處。細菌是人類生活環境的必要組成部分,日常接觸到的眾多細菌對我們的生活與健康是有益的。如果不加選擇地滅菌,就可能給那些抵抗力、適應性、侵襲力強的有害病菌開綠燈,破壞人體內及自然環境的微生物平衡,以致有害的超級細菌大量生存和繁殖。在心理谘詢門診,就有許多有潔癖的人同時還易患口腔潰瘍、腹瀉、感冒、咽炎等疾病。
⑵滿灌療法
自己坐於房間內,請其好友或親屬當助手。全身放鬆,輕閉雙眼,然後讓助手在自己手上塗各種液體,如清水、墨水、米湯、油、染料等。在塗時,應盡量放鬆,而助手則盡力用言語形容手已很髒了。你要盡量忍耐,直到不能忍耐時睜開眼睛看到底有多髒為止。助手在塗液體時應隨機使用透明液體和不透明液體並隨機使用清水和其他液體。這樣,當你一睜開眼時,會出現手並不髒,起碼沒有想象的那麼髒的情況,這對患者的思想是一個衝擊,說明“髒”往往更多來自於自己的意念,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而當你發現手確實很髒時,洗手的衝動會大大增強,這時候,治療助手一定要禁止他洗手,這是治療的關鍵。你會感到很痛苦,但要努力堅持住,助手在一旁應積極給予鼓勵。
在這一關鍵時刻,助手的示範作用很大。助手可在自己手上也塗上液體,甚至更多更髒,並大聲說出內心感受。由於二人有了相同的經曆,在情感上就能得到溝通,對髒東西的認識也能逐漸靠攏。這時,你要仔細體會焦慮的逐步消退感。
滿灌療法在剛開始時把人推向焦慮的頂峰,但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焦慮會逐漸下降,強迫行為也會慢慢消退。
⑶係統脫敏法
請把自己害怕的東西和場景、經常做的事情,從輕度到重度寫出來,然後每天從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製自己的行為,如逐漸地減少洗手的次數和時間。
10、如何改掉開燈睡眠的毛病
開燈睡眠是指在夜晚睡覺時必須開燈,且在睡眠狀態下也不能熄燈,造成對燈光的依賴。開燈睡眠是對黑夜的恐懼,會破壞人體免疫功能,對人的心理也有嚴重的影響。所以,睡覺時切忌明燈高照,因為光線太強,易使人興奮,難以入睡,如果長期開燈睡覺,身體內控製新陳代謝的“生物鍾”就會被擾亂,不僅會導致疾病發生,還會影響睡眠。
【專家診斷】
開燈睡眠是一種不良嗜好,其實質是對黑暗的恐懼。這種對黑暗的恐懼大半是從幼年時期開始的。因為在此期間,兒童們最愛聽有關鬼、神的故事。而這類故事的背景、內容及人物的出現,又常常是在晚間或平常人所看不到的黑暗中,以顯示生動性和神秘性。久而久之,他們便將對妖魔鬼怪的恐懼與黑暗連在一起,形成了對燈光的依賴,導致不敢關燈睡覺。這是開燈睡眠的一個主要原因。其次,在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事情,或在黑夜做了一個噩夢,這些恐怖的經曆未能及時排遣,也可能造成對黑暗的恐懼。
最近,醫學科研人員研究證實,入睡時開燈將抑製人體有一種叫褪黑激素的分泌,使得人體免疫功能降低。經常值夜班的如空姐、電信工作人員、醫生、護士等夜班一族,癌症的發病率比正常人要高出兩倍。醫學家警告,開燈睡覺不但影響人體免疫力,而且容易患癌症。
這是因為科研人員發現,在夜間當人體進入睡眠狀態時,大腦底部的鬆果體腺體會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褪黑激素的分泌,可以抑製人體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使得血壓下降,心跳速率減慢,心髒得以喘息,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得到加強,機體得到恢複,甚至還有毒殺癌細胞的效果。但是,鬆果體有一最大的特點是,隻要眼球一見到光源,褪黑激素就會被抑製命令停止分泌。一旦燈光打開,褪黑激素的分泌或多或少都會被抑製而間接影響人體免疫功能。
如果人們長期生活在日夜顛倒的環境條件下,自然免疫功能會下降。而夜班工作者,要在下班之後入睡時,盡量將室內的光線調整到最黑的限度,使大腦中的鬆果體分泌足夠的褪黑激素,以保證人體正常的需要,使疲憊的機體盡快得到恢複。俗話說,“吃一斤不如睡一更”,但願你有高質量的睡眠。
醫學家還進一步發現,有變壓器的電器用品,應讓其盡量遠離床頭,比如床頭音響、鬧鍾、調光型台燈、充電器,等等。因為這些電器的電波長期離人體太近,近距離的接觸容易使人體荷爾蒙分泌改變。鑒於此,專家警告使用這些電器最好遠離床頭30厘米比較保險。
另外,開燈睡眠易造成兒童近視。
多年來醫生和家長對關於造成學齡前兒童眼睛近視的原因認為有兩種因素:一是父母遺傳,二是看電視過多,受到電磁輻射的侵擾。美國學者又提出第三種因素,即嬰幼兒夜間在開燈的房間內睡眠可受到燈光的傷害。
為了弄清楚開燈睡眠對嬰幼兒的視覺器官發育是否具有不利影響,美國學者先進行了動物實驗,得到了肯定答案。兒童眼睛近視率與兒童在嬰幼兒期時夜間睡眠燈光照射狀況呈正相關。
不過從美國學者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為避免嬰幼兒的視覺器官發育受到不良影響,兒童夜間睡眠時大人應關閉室內電燈。夜間照顧嬰幼兒時,應使用光線暗淡的燈具。
【心理處方】
如何矯治開燈睡眠癖這種嚴重的心理問題,擺脫對燈光的依賴呢?
1)多看些科學書籍,接受辯證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教育,認識到鬼怪於世間並不存在,對鬼怪的懼怕而產生對黑暗的恐懼是一種幼年時期的幼稚情緒反映。如上例,應向患者說明那天晚上所碰到的並非巨人,而是活生生的某位農民,並在一番說明之後重演那天晚上的一幕,從認知上、潛意識裏消除恐懼。
2)可采用係統脫敏療法。根據對黑暗的恐懼程度,建立一個恐怖等級表,然後按照從輕到重的順序,依次進行係統脫敏訓練,不斷強化,直到能關燈睡眠為止。例如,可找家人陪著一起關燈談話,從數人一起關燈靜坐,再到一起關燈睡眠,再到一人關燈靜坐……最後一人關燈睡眠。
3)選擇燈光瓦數低些的,能調節亮度的台燈,晚上逐步調低亮度,慢慢地就適應無燈光睡眠了。能選擇自動調暗、到一定時間不知不覺地關掉的台燈最好。
4)臨睡前做些運動,可洗個涼水澡,看一些有益身心的書籍,讓身體累些,然後關燈就睡。
11、如何矯治戀物癖
戀物癖是指經常反複地收集異性使用過的物品,並將此物品作為性興奮與性滿足的唯一手段的現象。患者大多數為男性。表現為經常反複地收集自己癖好的東西,並會因此產生性興奮和心理滿足。對於有戀物癖心理的人,首先要能夠正視自己的實際情況,坦然接受正規的心理谘詢和治療,方能早日擺脫戀物癖帶來的陰影和困擾。
【專家診斷】
戀物癖產生的原因大致和以下幾個方麵的因素有關。
1)習慣性條件反射的結果
戀物癖患者最初的性興奮出現時,往往與所戀物品有一定的聯係,經過幾次反複,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有時,青春期期間經曆的印象深刻的事也可造成心理上的陰影。
2)與同齡異性接觸較少
在青春期時,如果患者與異性相互接觸較少,他們便將自身的性衝動向一些異性的象征物發泄,經過幾次這樣的反複,往往就形成一種習慣。
3)性心理發育異常引起的
戀物癖患者往往都對自己的生殖器有一定程度上的憂患,如害怕被閹割等,從而把異性身體的某一部分或飾品作為性器官的潛意識,以緩解內心的不安。
【心理處方】
對戀物癖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但可施行心理治療,配合環境教育與約束,能夠矯正大多數戀物癖者的行為。同時,戀物癖者一定要有矯正自己異常行為的堅定決心和信心,主動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社會交往活動,少接觸易引起性衝動和性挑逗的情境和物品,盡量不看帶有色情內容的文藝作品和影視節目。
⑴認知領悟療法
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治療時,可通過讓患者回憶敘述幼年的生活條件和症狀產生發展的原因、過程及具體內容,幫助他分析發病根源。通過醫生的詳細分析和解釋,讓患者了解正常性心理與變態性心理之間的區別,並意識到性愛關係隻能發生在人與人之間,戀物是一種變態與不成熟的性心理表現,是成年人采取了兒童的性快樂方式,是十分幼稚和愚蠢的。
⑵暗示療法
戀物癖患者常常有強烈的自卑感,情緒低落,心境惡劣,有時會伴有失眠、焦慮、煩躁等。可以給患者以小劑量的氯丙咪嗪和阿普唑,並告知他此藥對戀物癖有治療作用,在心理治療的前提下,服用此藥可取得更好的療效。
⑶厭惡療法
強化對戀物癖的厭惡意識,每當產生戀物意念時,就盡可能地去回想過去由於戀物所遭受的心理折磨,聯想將來對個人前途、家庭及後代的影響。
⑷脫敏療法
過度的強化會使患者對所戀之物產生過敏現象。此時可經常到商店賣女性用品的地方轉一轉,每周3次,以使他能逐步在麵對這些物品時控製自己的意念,戰勝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