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心靈底片(1 / 1)

如今,我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我們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多,身心容易疲憊,思緒容易混亂。我們需要放鬆一下自己,飛出自己的生活小圈子,給自己一個心靈的空間、放鬆的空間、發現的空間,讓生活變得更加自由,更加安詳,更加詩情畫意。

國慶黃金周我跟幾位“驢友”拚車出遊,在一天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們乘車行駛在甘肅隴東被譽為“天下黃土第一塬”的董誌塬。當同車的朋友看到路旁田地裏的穀子如長安街上檢閱的隊伍,一列列、一塊塊、一方方黃燦燦的方陣時,不斷發出唏噓感歎聲,車速由慢到停。下車後,大夥兒走進齊腰深的穀地裏拍照留影。

我下車吸了幾口帶有五穀醇香味兒的清潤空氣,像是接上了地氣,隻覺得天地特別開闊又特別親切,自己一下從昏睡困頓的狀態中變得精神了起來。看到寂寥的黃土山塬景象,心沉浸在了秋色覆蓋的夕陽景色中不能自拔。

鑲嵌在塬頭的一麵天空下,落日收斂了那些耀眼的光芒,雲層透露出來的紅色如獵獵飄揚的旗幟在天邊燃燒,氣勢非常壯觀。麵對山塬蒼美如畫的身影,感到這裏就是天底下黃土最厚的地方,不覺對“天下的黃土哪裏不養人”的祖訓篤定有了皈依如斯的感悟。這句話從世人到爺爺無數次的念叨裏聽到現在,此時此刻才有了心靈的完整歸宿。

夕陽給秋風依依的黃土地裝載了自然與人相濡以沫的情感認讀。這種認讀是在土地誘發冥思戰栗的瞬間。在公路旁的不遠處,看見一戶農家小院門前,碧綠的菜地告訴我們,秋天的綠色最為動人。當我的眼睛直落在那一塊惹眼的菜地,意念相逢後濺發的生命力淹沒了我心韻小島,頓時萌生出對這塊黃土地特有的深沉之愛。葉子顯示的生命意義,是土地對勞動承諾的證實。在這裏,我看到世界原本的純潔,自然的偉大,土地的無私,以及人類的力量。這是一種從未被汙染糟蹋的純潔;是一個能尋找到人與自然完美和諧的統一。菜地整整齊齊,衡量出主人的熱愛與勤勞。它卓爾不群地躋身於那麵矮小大門外的一角,周圍盡管有許多粗壯的楊柳樹昂揚著秋日的頭顱,而我還是被那塊菜地感動了。

晚風習習,山塬靜寂。透過淡淡的暮色,我的視線不覺意又移到了路邊的穀子地。一個個彎腰點頭的穀穗兒,在寬厚的葉子和挺直的枝幹的簇擁下,被晚風梳扮出讓心追尋的別樣風韻,這些密匝臨風的金黃穀穗,是從土地的滋養裏獲得對勞動的回報。

此時,我對夕陽晚景更多了一些癡迷,沉醉於土地、生活的感念之中,心不由得萌生出慨然超脫的湧動—人隻有在品嚐了喝小米粥下白蘿卜菜的清淡後,浮躁的心才會打開一扇門,讓靈魂遠行,抵達一個淡泊高遠的純淨世界。如果一個人的欲望過於泛濫,生命的腳下必是一片焦土、一片汪洋,又何來天高雲淡、稻穀飄香的風光?

夕陽晚風裏,穀子、綠菜、房屋,還有那些勞動的身影,全都抹上了一層厚厚的醉人紅色。原野靜謐,如精靈夢幻,讓黃土洗滌了一切虛偽和無聊,人世間的汙濁粗俗、紛繁困頓和久積心中的塊壘一點點融化,隨之而來的坦然淡定,瞬間便充溢身心,思想的田野變得豐厚仁愛起來,那種“心外無物,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安詳意境油然而生。

“生命在低處,靈魂在高處。”尊重且敬畏那些低調謙卑的美麗,冷靜而自足,這不僅是一種人格的彰顯,是一種遵循本性的可貴品質,更是一個良知人心靈的底色。